東北網1月28日電 如何振興老工業基地,一直是兩會的熱點話題。省人大代表、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總經理吳生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作為老工業基地省份,『重』工業是黑龍江省工業特點也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振興老工業基地就要在特點上做文章,要做足『重』的文章。
一方面要發展重工業,另一方面重工業企業本身也要做大做強,要在規模、技術、管理等方面都爭取做到最好,讓企業『重』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程度。
吳生富還建議,重工業發展的同時,有關部門應重視與重工業企業相配套的『配套經濟』的發展,這樣纔能更好地帶動全省經濟的發展。
讓企業『重』到無法替代
作為一個重工業企業的老總,吳生富經歷了企業的低谷時期,也與企業一起迎來了輝煌。現在,『一重』已經步入良性循環。『一重』現在無論是技術水平、企業生產規模,還是綜合效益、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在國內都處於領先地位。
吳生富認為,作為一個重工業企業,必須從本企業自身出發,充分利用好原有優勢並不斷發展。而企業要做就必須做到最好,讓企業的地位『重』到別人無法替代。只有這樣,企業纔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企業要追求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同時也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近幾年,『一重』投入20多億元進行科技創新、技術改造,使得企業的主打產品——大型鑄鍛件技術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在世界處於前三強。而企業的另一拳頭產品——大型加氫反應器技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處於領先地位。企業有了領先的技術、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龍頭地位就將不斷強化。企業做大、做強了,不僅能佔有市場,同時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現在,國家將『核電』、『水電』、『曲軸』大型鑄鍛件改造項目交給了『一重』。2008年這三個項目完成後,『一重』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鑄鍛件生產基地。
吳生富建議,黑龍江省的重工業企業要做到『重』得別人無法代替。一方面企業自身要努力,另外各級政府部門也要給予相應的政策。企業好了,地方經濟纔會有更好、更快、更大地發展。
要做好『配套經濟』
吳生富講,『一重』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也能夠帶動其它企業的發展。『一重』現在發展越來越快,產值逐年快速遞增,2006年產值為66億元,2007年預計將達到80億元,而到2010年,產值預計將達到130億元。實踐證明,一個企業不能做全所有的產品。作為龍頭企業尤其需要很多的配套企業,為其加工生產零配件,這樣纔有利於企業更好地發展。而現在,黑龍江省為重工業企業的配套能力還十分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大企業的需要。
據吳生富介紹,『一重』2006年產值中有20億元左右是配套企業完成的,而其中由黑龍江省企業完成的只有5億元,其它的基本上是由南方的民營企業完成的。原因是黑龍江省能夠為該企業做配套產品的企業太少,主要是黑龍江省企業的裝備能力不足。現在不止是『一重』存在這種現象,黑龍江省很多大企業都存在類似的問題。
吳生富講,據他掌握的情況,黑龍江省的民營企業、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但是受制於資金、裝備等方面的限制,做裝備工業的非常少。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好好地研究一下,如何扶持和鼓勵中小型企業為大企業做配套產品,做好配套經濟,這對促進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能加大科技投入,使企業規模、技術、管理等都達到相應水平,那麼這些企業將前途無量。
部分企業已恢復優勢
吳生富講,黑龍江省是全國聞名的老工業基地,重工業過去一直是我們的優勢產業,很多企業曾經多年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後來因諸多因素幾乎都一度陷入困境。過去,黑龍江省在重工業方面具有優勢,人纔優勢、技術優勢等,但我們也有劣勢,如老工業企業裝備落後、包袱沈重等。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借助原有的優勢,不斷通過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改變劣勢。目前,黑龍江省大部分重工業企業的狀況有所改善,部分重工業企業已經恢復到其原先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如哈電站集團、齊齊哈爾一二機床廠、中國第一重型集團等。其他重工業企業也在逐步恢復其行業領先的地位。
2006年哈電站集團所屬的哈電機廠、哈汽輪機廠、哈鍋爐廠的產值超過200億元。吳生富認為,黑龍江省在振興老工業基地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我們重工業優勢,大力發展重工業。實踐證明,這些重工業企業的重新崛起,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也是無可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