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1月28日電(實習生李天池 記者杜麗華)參加省十屆人大六次會議的省人大代表杜仲建議:黑龍江省在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政策時應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特別關注殘疾人。
2003年,黑龍江省開始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在遵循國家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三大原則的基礎上,實施了『大數方針』,即多數人參加醫療保險,以便風險共擔;參加的人越多,保障水平越高;參合率越高,基金越多,農民受益面越大。為確保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患者的知情權,黑龍江省衛生廳要求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內部實施『一日清單』及『簽字制度』,同時,在全省縣域內取消縣和鄉鎮之間參合患者看病界限,實施『一證通』。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33個試點縣已有511.77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農村人口611.36萬人,參合率達83.71%。農民個人繳費5843.71萬元,籌資總額達24.175.33萬元,共為農民支出補償資金8545.71萬元,補償人數達161.7萬人。
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將『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力爭使參合率達到85%以上。』
但是,對於白內障、精神病等殘疾患者來說,白內障復明術費用是二千多,聾兒助聽器最普通的也要幾千塊錢,這對於農村的殘疾人無疑是筆不小的開支,如果不把這些項目納入到報銷補償目錄中,可能導致這些殘疾患者交不起保險費用,無法參與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當中,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杜仲代表建議,希望黑龍江省能像山西省、吉林省、四川省那樣,把白內障復明術、精神病治療、聾兒助聽器等殘疾人康復項目納入到報銷補償目錄中,以此來提高『特殊困難人員』的醫療救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