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題:網友高呼不堪重負 代表委員支招『三貴三難』
記者杜麗華 李逢時 實習生李天池
房價貴,買房難;藥費貴,看病難;學費貴,上學難。這『三貴三難』被公認為當前三大民生問題,部分網友還戲稱其為『新三座大山』。民生問題也是今年『兩會』熱議的重點話題,代表、委員紛紛圍繞這幾個問題建言獻策,支招『三貴三難』。
住房
【報告摘要】2006年全省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新增經濟適用住房64.05萬平方米,新建廉租房5000戶,改造農村土草房10.9萬戶,改造城市棚戶區、城中村269.31萬平方米。今後黑龍江將逐步建立城鎮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改善居住條件,實施舊城改造,逐步消滅棚戶區、城中村和破爛屋,繼續擴大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面積,全面推行廉租住房和公積金制度,新建廉租住房8000戶。
【網友聲音】網友『青蘿卜』發貼說,幾千年的傳統注定中國人比任何人都更注重家,然而廣廈千萬間早已拔地而起,但杜甫先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夢卻未實現。居民的住房權與人類起碼的生存權一樣,都應該得到國家的保障與維護,政府不能只把房地產業當作拉動地方GDP的法寶、斂財的工具。
【建言獻策】
![]() |
省人大代表李華菊 |
『哈爾濱的房價雖然與全國省會城市相比不算太高,但哈爾濱的人均收入水平較低,普通的工薪階層買個適合居住的房子很困難。』省人大代表李華菊如是說。
『平時我也接觸過一些房產開發商,據他們講這些年房價不斷上張的直接原因是房產開發的成本不斷加大。土地價格上漲,加之配套建設成本提高,房價必然也會水漲船高,負擔最終會轉嫁到普通群眾身上,受苦的還是廣大的老百姓。』李華菊說。『希望政府要把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作為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內容,多在基層作調研,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抑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保證人民群眾買得起房。』
![]() |
省政協委員袁邦泰 |
省政協委員袁邦泰經調查測算,得出一個結論:哈爾濱住房痛苦指數高於巴黎。袁邦泰說,住房價格太高,很多百姓就是不吃不喝,攢一輩子錢也未必能買得起一套住房,哈爾濱居民購房難度相當大。他在提案中建議,把『住房痛苦指數』列入黑龍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這樣就可以量化政府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對房市的影響,在表達對不同城市宜居程度上也更直觀,更准確,更科學。
醫療
【報告摘要】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有所緩解,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73.3%,試點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3.7%,農村藥品供應網和監督網實現了全覆蓋。2007年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醫療隊伍建設,加快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力爭使參合率達到85.0%。
【網友聲音】網友『小仙』發貼說,經常看報道說某某人因患重病,家人傾家蕩產籌錢為其治病。那麼生病是誰的錯,身體的錯麼?沒錢治病是誰的錯,親人的錯麼?有報道說,看病難、看病貴現狀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問題相當復雜,目前尚無靈丹妙藥可以根治。可是我想知道,到底什麼時候能讓老百姓看得起病?
【建言獻策】
![]() |
省政協委員崔浩 |
『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並且呈逐年下降趨勢。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逐利傾向嚴重。政府對醫療市場監管不力,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混亂等造成醫療衛生事業自身「疾病」共同發作。這是造成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重要原因。』省政協委員、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眼科醫院原院長崔浩委員說。
崔浩表示看病貴,藥價高,實際上貴就貴在進口的藥品上。崔浩說,『國外制藥企業衝擊著國內企業,目前國內一批制藥廠瀕臨倒閉。最貴的藥品基本都是進口的。各部門要合力嚴打藥品回扣,讓昂貴的進口藥品降降溫。這也是緩和現在醫患之間的緊張狀況,構建彼此信任的基礎。』
崔浩曾經專程赴日本考察那裡的醫療體系建設,他了解到在那裡重大疾病治療費用實施的是可『分期支付』方式。崔浩說,『人民群眾反映的看病貴看病難,主要集中在重大疾病上。如果我們也采用重大疾病治療費用分期收繳的辦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輕群眾的負擔和壓力。』
教育
【報告摘要】在全省農村免除義務教育中小學生學雜費,免除困難家庭學生的書本費,並對其提供寄宿費補助。逐步將農墾、林場和進城務工農民的就學子女納入『兩免一補』范圍。建立健全困難家庭學生的教育資助體系。全面推行學校收費公示制度,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
【網友聲音】網友劉治良發貼說,如今的大學是給有錢人辦的還是給百姓辦的?接受高等教育難道成了『高消費』?我以為教育投入不足是學費高上學難的重要原因,其次政府監管不力,學校肆無忌憚抬高學費價格。
【建言獻策】
![]() |
省人大代表張萬起 |
『據我了解,按照現行高校收費標准,農村的學生至少有一半上不起大學。不少農村家庭為了供一個孩子上大學,傾其所有,達到了難以承擔的程度。我們的大學校門到底向誰開?』從事20多年教育的省人大代表張萬起不禁感慨。
張萬起建議,政府應立即組織專門機構進行一次摸底調查,掌握目前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了解究竟有多少家庭供不起孩子上大學。然後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逐漸緩解人民群眾的壓力,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 |
省人大代表廖明宏 |
省人大代表、哈工大計算機技術學院副院長廖明宏說,我國現在教育的財政投入佔GDP的比重為2.79%。他建議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同時還要充分利用並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廖明宏說,在我省民辦教育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政府部門應該為其提供與非民辦學校平等的競爭機會,民辦學校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