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9日電 『節能降耗』,『又好又快』——本屆人代會上兩個熱得發燙的字眼兒。怎樣讓經濟列車跑得又快又『省油』,而不是一味地『猛踩油門』?代表們真情感言:要時刻繃緊節能降耗這根弦,能源大省更要精打細算節能賬。
節能降耗需『洗腦』
省人大代表李寶宇說,資源大省固有的資源稟賦使大家並未真正繃緊節能降耗這根神經,經濟增長仍在粗放的軌道上向前奔跑著。
但眼下再也不能這樣跑下去了。省人大代表王術貴說,推動節能降耗的實質是轉變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這是一次生產、生活理念的提昇和變革。政府、企業和個人都要樹立起全新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要從內心深處意識到,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老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王術貴細算一筆節約賬。他說,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使用一項獲得國家專利的節水技術,生產1噸淀粉在原來的基礎上節水兩噸,僅此一項,每年即可節水120萬噸,節約500萬元。耗能降下來了,企業產品在市場上也更加具有競爭力。
王術貴說,節能降耗更加考問一屆政府、一戶企業、一位企業家甚至每位職工的社會責任感。比如說,青岡縣是貧水區,水資源非常有限,如果坐落在這裡的企業和個人都能節約一滴水,也就意味著為當地百姓和發展做了一份貢獻。王術貴說,樹立牢固的節能意識是實現節能降耗的第一步。
上項目要嚴把節能關
盡管擁有豐富的儲量和產量,但黑龍江省在能源消耗方面的『胃口』也大得驚人。史庫代表說,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耗能的行業和企業比重高,是導致黑龍江省能耗大的重要原因。應當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能耗少的高新技術產業、環保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李寶宇代表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詮釋這一問題。他說,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上項目更要精選項目,看不准的項目、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項目堅決不能上。有的地方因為上了一個污染項目,反而令其他投資者望而卻步,得不償失。
趙俊梅代表說,應當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加強宏觀調控力度,嚴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項目的建設,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過規定標准、技術落後及資源浪費嚴重的企業進行淘汰和取締。
企業是節能降耗的主力軍。李寶宇說,對於企業而言,在生產發展的同時,必須把單位消耗降下來,不能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去年,黑龍江海外集團的利潤增加了,費用卻下降了15%以上。企業的節能賬已經細到燈泡的大小都要計較。如果每戶企業搭上節能降耗這班車,必將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在節能降耗中扮演什麼角色?
來自鶴崗市的代表說,省政府應以制度和政策引導循環經濟發展。通過提供補貼、低息等手段,促使企業建立循環經濟生產系統。加強循環經濟的技術研發,努力把上游企業的廢料變成下游企業的原料或能源,實現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
趙瑞民代表說,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既是各級政府面臨的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抓環保和降耗切忌一陣風,必須制定長遠和中短期規劃,運用法律手段約束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行為,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武振偉代表說,節能降耗的關鍵是落實。各級政府要明確責任分工,將生態建設和環境改善納入各級領導的政績考核范疇,真正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去年國家啟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黑龍江省有28戶企業名列其中,並層層簽訂了責任書。今年,黑龍江省計劃采取國家的做法,重點抓好300戶年耗能萬噸以上標准煤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這是一個令人振奮而憧憬的信息。對此,代表們的共識是:不能把簽訂責任書簡單地看作是一種形式,而應將其視為背水一戰,沒有退路。如果沒有這樣的誠信和勇氣,節能降耗就會成為『水中月』、『鏡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