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晶川代表 |
東北網1月29日電 題:打造特色口岸城市--訪省人大代表張晶川
記者 呂博
2006年,黑河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37億元,同比增加10.7%,比2002年增長47.4%,年均遞增10.1%,連續三年兩位數增長。省人大代表、黑河市長張晶川說,擴大對外開放是提昇黑河綜合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必須充分發揮平臺和通道作用,在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上尋求新突破,深入挖掘黑河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對接點,實現政府互動、資源共享、市場同體、平臺共用、科教同興、文化共融,打造經貿平臺、信息平臺和生活平臺,認真抓好兩地政府會談紀要的組織實施,完善部門間交流合作運行機制,逐步建立區域內的協調和管理體系。支持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與俄對應部門和地區『結對子』,擴大在能源、礦產、農林、旅游和社會事業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組織高規格研討活動,提高『兩國一城』影響力。
提昇城市品位,將黑河建成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口岸城市。張晶川認為,城市環境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群眾關注度高,必須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環境。科學把握城市定位。聘請國家級專家組,對市區建成區進行診斷,對今後城市建設進行論證。突出沿邊臨水的城市特點,重點明確市區沿江風光帶、大黑河島、黑龍江大橋橋頭區和西部平房區的基本功能、建築風格和空間布局等,做到市、區協調統一。開展『市容市貌改善年』活動。鞏固擴大『城市道路年』和『城市綠化年』成果,進一步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和淨化。除抓好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外,硬化巷道20條,改造住宅小區15個,規劃建設停車場。通江路及公共建築物進行燈飾亮化,老城區主要街路建築進行立面修飾,豐富黑龍江公園文化內涵,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繼續開展以『治髒、治亂、治荒』為重點的環境整治。各縣(市)根據本地實際,加快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城鄉面貌。
談到2007年的工作,張晶川說,黑河將全面提高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水平,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加快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打造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口岸城市,做好財稅金融工作,切實關注民生,把黑河的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