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兒少中心開展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紀實

//heilongjiang.dbw.cn | 2007-01-29 13:40:28
作者:   來源:     頻道主編: 強銳

  東北網1月29日電 寓教於樂、寓學於玩。18年間,哈爾濱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走出了一條個性鮮明、碩果累累的校外教育之路。

  軍事模型館、天文觀測臺、學前兒童親子園、家長學校———多姿多彩的教育載體消弭了『教』與『樂』的對立、『學』與『玩』的矛盾。通過構築基地、搭建舞臺、拓展平臺,市兒少中心成為哈爾濱市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為全市少年兒童打造了一個『以教育教學培養人纔為主、以娛樂活動為輔』的校外活動陣地,成為聞名全國的『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實踐基地』。

  打造『游樂園式』德育基地

  2004年6月1日,市兒少中心二期改擴建工程竣工,成為黑龍江省規模最大的公益類非營利性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機構,也是東北三省唯一的國家一級甲等校外教育單位。修葺一新的市兒少中心增加了軍事模型展覽館、兒童玩具圖書館等26個多功能的教育活動場館,擁有東北三省最大的天文館、現代國防教育館和兒童劇場等。

  市兒少中心堅持寓教於樂,在開展科教文體陣地活動的同時,把思想道德實踐內容融於其中。兒童玩具圖書館等融科技、實踐於一體的場館以其獨特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常年吸引著少年兒童。這些活動場館在重大節日、寒暑假和每周三下午免費對少年兒童開放。每逢假期,這裡還開展天文科普、冬夏令營和科技小制作等活動,讓孩子們增強創新意識,提昇了思想道德水平。

  市兒少中心根據孩子的成長要求,開設了航模、國際象棋等校外特專長興趣小組,由於兼顧普及與提高,兒少中心每年固定的興趣小組成員有7000餘人,累計向專業團體院校輸送專業人纔3000多人。

  『四手』齊動幫扶孤困兒童

  2002年5月,兒少中心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家孤困兒童幫扶中心,搭建起關愛弱勢兒童的特殊平臺,形成了一個婦聯主導、社會參與的長效救助機制。孤困兒童幫扶中心以『認幫、認扶、認養』為核心,相繼開展『葵花愛心助學行動』等一系列募捐活動,開辦了孤困兒童救助網頁、電話捐款熱線,形成了『一幫一』同齡兒童『手拉手』、大學生『大手牽小手』、『企業團體聯手』、普通市民『搭把手』的『四手』救助模式,使更多的愛心人士投身到關注孤困兒童的事業中來。

  在用資金幫助孤困兒童的同時,中心還發放『愛心卡』、『親情信封』,創辦了春蕾之家,組織開展孤困兒童冬令營、夏令營,特專長教育等活動。目前,經他們幫助,共有1300名孤困兒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123名孤困兒童考入重點高中就讀、400多名孤困兒童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獲得纔藝大獎。

  在扶危濟困、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孤困兒童幫扶中心搭建了傳承愛心、弘揚社會美德的社會平臺,先後有1500多個團體和個人捐款,萬餘人參加愛心活動。

  『家長學校』倡新型家庭教育

  讓家長與孩子成長同步、學習同時、活動同地,這是市兒少中心校外教育的一大特色。如今,以『家長學校』為載體的新型家庭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早在1989年,為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市兒少中心就成立了哈爾濱市校外教育機構中第一家『家長學校』。近幾年來,市兒少中心創辦了兒童心理健康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兒童營養專家指導委員會,積極運用新聞媒體和互聯網,依托『家長學校』堅持常年開辦免費家教講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形成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局面。

  如今,每年到市兒少中心參加活動的少年兒童達20萬人次,累計有300萬名少年兒童在這裡參加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市兒少中心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實踐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首批)、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基地、黑龍江省國際象棋後備人纔基地、全國校外教育先進集體等稱號。

【聯系我們】黑龍江頻道主編 手機號:15504500591
相關新聞
今日頭條

  精彩推薦

『雙十一』過後,江蘇迎快遞送達高峰
跟隨國旗護衛隊官兵,來廣場感悟新時代
中國郵政發行《記者節》紀念郵票
大熊貓享受初冬暖陽 撒嬌賣萌惹人愛

影視圖片

00後的精致生活
霉霉化身暗黑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