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摘要)
——2007年1月27日在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六次會議上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姜 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全省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
2006年,全省檢察機關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履行檢察職能,宗旨意識和大局觀念不斷增強,檢察改革和機制創新不斷推進,隊伍素質和監督能力不斷提高,業務建設和基礎建設不斷強化,執法效果和執法形象不斷提昇,推動了檢察工作的創新發展。
(一)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全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省檢察機關把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為創建『平安龍江』、『誠信龍江』和『法治龍江』做出了貢獻。一是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共批捕各類犯罪16427件22223人,提起公訴20604件28762人。其中批捕刑事犯罪15975件21723人,提起公訴19554件27493人;批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329件474人,提起公訴370件564人。二是積極做好涉檢信訪工作。堅持『有理推定』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完善了檢察長及內設機構負責人接訪制、首辦責任制、公開聽證答復制、執法過錯責任倒查制等制度。對受理的14196件來信來訪和95件集體上訪案件全部作了妥善處理。排查出的94件疑難涉檢訪案件已全部辦結,息訴87件,息訴率為92.6%。省檢察院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集中處理涉檢信訪專項活動先進單位。三是全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全省檢察機關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意識,采取有效措施為振興老工業基地、發展縣域經濟提供法律服務。廣泛開展了檢察工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活動。制定了《全省檢察機關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促進和諧鄉村建設。
(二)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注重提高辦案質量,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一是積極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共立案1093件1284人,其中查辦貪污賄賂案件850件1011人,瀆職侵權案件243件273人。查辦大案438件,查處地廳級乾部7人,縣處級乾部67人。挽回經濟損失12360萬元。抓捕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0人。省檢察院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追逃工作先進集體。二是改進辦案機制。積極整合偵查資源,深入推進偵查一體化辦案機制建設,提高了突破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查辦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金融保險等重點領域犯罪案件419件472人,查辦商業賄賂案件109件114人。開展了查辦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瀆職犯罪專項工作,共查辦案件162件179人。開展了『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查辦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5件5人。三是注重提高辦案質量。建立和完善了質量評估體系,個案跟蹤體系和監督體系,對辦案質量實施動態管理。各級檢察院紀檢監察部門加強檢務督察,共督察重大案件103件。進一步規范了人民監督員制度,人民監督員對擬撤案、擬不起訴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決定的『三類案件』111件124人,進行了有效監督,同意檢察機關意見的108件121人。查辦職務犯罪案件質量實現了新突破,起訴率為94.8%,居全國前列,有罪判決率為88.9%,居全國第1位。四是加強職務犯罪預防。認真貫徹落實《黑龍江省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深入開展了換屆期間職務犯罪預防。對351件大要案進行了個案預防。對振興老工業基地和『十一五』規劃239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開展了專項預防。省檢察院與省交通廳對投資40億元人民幣的雞西至訥河公路建設進行了工程預防。在教育系統開展了系統預防。初步建立了全省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推進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三)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高法律監督效果,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立案監督工作中,辦理應立案而未立案案件509件568人,辦理不應立案而立案案件25件27人。在偵查活動監督中,糾正漏捕386人,追訴漏犯142人,不批准逮捕3991人,不起訴444人。在刑事審判監督工作中,共提出或提請抗訴103件,經審查決定支持抗訴和提出抗訴66件。在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工作中,共受理申訴案件1851件,立案1084件,依法提出抗訴635件。在刑罰執行監督工作中,深入開展了『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專項檢查活動,審查減刑11827件,發現問題54件;審查假釋115件,發現問題8件;審查保外就醫224件,發現問題8件,全部依法糾正。主動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辦結人大交辦的19件案件和2件人大代表建議。2006年10月,省檢察院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了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工作情況。
(四)完善辦案工作機制,不斷規范執法行為,大力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全省檢察機關把機制建設作為規范執法行為和提高執法水平的重要途徑。一是完善辦案工作機制。建立了全省檢察機關偵查人員守則、內部執法辦案監督辦法、錯案責任追究辦法、無罪案件問責制度、辦案責任倒查制度、辦案安全事故檢討制度、檢察長辦案出庭制度等,促進了執法規范化建設。二是不斷促進執法公正。全省檢察機關采取內部查擺與開門整改相結合的方式,針對查擺出涉及隊伍建設、執法思想、紀律作風、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等方面的問題,認真進行了整改。對2000年以來辦理的593個典型案例進行了剖析。三是深化分類管理和考評。省檢察院對基層檢察院進行了分類考評。省檢察院和分市檢察院通過領導抓點包院,對20個落後的基層檢察院進行幫促,充分調動了廣大乾警爭先創優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檢察院規范化建設水平。四是推進科技強檢步伐。全省檢察機關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辦公自動化和辦案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共有144個基層檢察院建成並開通了三級網,136個基層檢察院開通了三級網視頻會議系統。
(五)全面加強隊伍建設,提昇隊伍整體素質,努力提高法律監督能力。深入開展了爭做『學習型、專家型、實乾型、廉潔型』檢察乾警活動。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檢察乾警,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省檢察院舉辦了專題研討班,培訓理論骨乾近500人。組織開展了由專家、學者、理論骨乾和檢察英模組成的巡回報告活動,對5000餘名乾警進行了專題輔導。召開了分市檢察院檢察長專題研討會、析案明理現場會,對典型案件進行了深刻剖析,廣大乾警的執法思想進一步端正,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二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積極協助地方黨委完成了13個分市檢察院和145個基層檢察院換屆工作,調整充實了16名分市檢察院和97名基層檢察院班子成員,市、縣兩級檢察院班子的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了述職述廉和重大事項報告、誡勉談話、違反廉潔從檢規定處理辦法等制度。建立了《檢察乾警執法檔案》。在全省檢察機關啟動了巡視和檢務督察工作。加大對違法違紀乾警的查處力度,共立案查處檢察乾警違法違紀案件12件21人。三是積極引進高層次人纔。省檢察院繼續從北京、天津市檢察機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引進了14名高層次法律專業人纔到基層檢察院掛職任副檢察長或檢察長助理。全省檢察機關公開招錄大學畢業生153人。省檢察院在全國范圍內遴選檢察官10人,與團省委聯合從省內高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中招募50名志願者,使在邊遠、貧困地區的基層檢察院從事志願服務的人員達到100名。四是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2期,培訓各類檢察乾警4010人次。強化了學歷教育工作,全省檢察乾警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達到78.1%,同比上昇了4.5個百分點。加大了司法考試助學力度,2006年司法考試通過率達到22.8%,同比上昇了7.7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通過率10個百分點。五是加強典型選樹工作。密山市檢察院魏艷玲同志榮獲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稱號;海倫市檢察院吳國友同志、同江市檢察院王秀娟同志榮獲『全國模范檢察官』稱號,7個集體和9名個人榮立一等功。
檢察機關取得的工作成績,是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關心和支持的結果,是廣大乾警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省檢察機關向各位代表和全省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深知,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比,我省檢察機關還存在不適應的地方,突出表現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職能作用總體上發揮得不夠全面和充分;有的檢察機關大局意識、和諧意識不強;檢察乾警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不夠高,有的執法不規范、不文明、不公正,不認真對待群眾的合理訴求,影響了檢察機關與群眾關系的和諧;個別乾警執法犯法、徇私枉法,在社會上造成很壞的影響。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2007年全省檢察工作的主要任務
全省檢察機關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全國檢察長會議、省委九屆九次全會和全省政法工作會議各項部署,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加強和改進法律監督工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一)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切實轉變檢察工作思想觀念。深入實踐檢察工作主題和總體要求,用正確的和諧觀指導檢察工作,用正確的穩定觀謀劃檢察工作,用正確的監督觀強化檢察工作,用正確的政績觀檢驗檢察工作,維護社會公正,化解社會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堅持把促進社會和諧作為檢察工作的根本目標,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調整工作思路,一切著眼於和諧、致力於和諧、服務於和諧。制定《黑龍江省檢察機關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的意見》。堅持把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作為檢察機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途徑,堅持把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作為檢察工作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社會關系,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加快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端正執法思想,消除歧視觀念,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權益。積極探索解決衝突、化解矛盾的新機制和新辦法,從犯罪後的打擊轉向犯罪前的預防,從對罪犯的懲罰轉向對罪犯的教化改造,從對受害人的撫慰賠償轉向恢復重建被犯罪破壞的社會關系。
(二)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強化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全省檢察機關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大目標和總要求,圍繞化解社會矛盾這條主線,著力維護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維護社會穩定上取得新成效。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群眾安全的嚴重暴力犯罪,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斗爭,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和有組織犯罪,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依法嚴厲打擊金融、財稅、證券期貨領域經濟犯罪,嚴厲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和商業欺詐犯罪,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嚴厲打擊危害農村穩定、破壞農業生產、坑農害農、侵犯農民利益的各類犯罪,營造良好的新農村建設環境。加強和改進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工作,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案件質量。深入開展『執法質量年』活動。正確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既保持對嚴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該嚴則嚴,又嚴格依法落實從輕、從寬的各項政策和法律規定,當寬則寬,對輕微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犯罪進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充分體現司法人文關懷,化解消極因素,促進社會和諧。在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上取得新成效。深入查辦國家工作人員利用組織人事權、行政審批權和司法權貪污受賄的職務犯罪案件,在國企改革中侵吞國有資產和新農村建設中侵犯農民合法權益的職務犯罪案件,貪污挪用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等專項基金的職務犯罪案件,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犯罪活動,嚴厲打擊行賄犯罪。深入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危害司法公正、破壞土地資源和環境的瀆職侵權犯罪,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大安全事故中的職務犯罪案件和發生在食品衛生、稅收征管、社會保障、勞動安全等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件。深入推進偵查一體化機制建設,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和偵查技能。立足檢察職能,深入開展個案預防、專項預防和系統預防。加強行政執法領域的職務犯罪預防,突出對公共權力、公共項目和公共資金使用中的職務犯罪預防。深化在教育系統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和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在維護公平正義上取得新成效。加強刑事訴訟監督,既依法監督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又監督糾正不該立案而立案、違法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等問題。既依法監督糾正漏罪漏犯,又依法監督糾正各種違反訴訟程序、侵犯人權的違法行為。加強刑事審判監督,既依法監督糾正有罪判無罪、重罪輕判問題,又監督糾正無罪判有罪、輕罪重判問題;既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又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對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加強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依法監督糾正因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嚴重違反法定程序以及因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導致錯誤裁判的案件。對不服正確裁判的當事人,切實做好服判息訴工作。及時發現並嚴肅查辦執法和司法不公背後的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懲治司法腐敗,提高司法公信力。在化解社會矛盾上取得新成效。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認真解決群眾涉檢信訪問題。完善案件分流機制,嚴格落實首辦責任制。完善多元調處機制,深入推進公開聽證、公開答復制度。完善領導包案機制,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實行領導包案,掛牌督辦。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對涉檢信訪問題,倒查執法責任,嚴肅追究。完善糾錯賠償機制,該賠禮道歉的賠禮道歉,該賠償的依法賠償。完善釋法說理機制,引導廣大群眾依法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
(三)根據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全面提高檢察隊伍建設水平。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乾警,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引導乾警,進一步端正執法思想,更新執法理念。加強檢察職業道德教育,樹立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的良好形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強化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堅持和完善巡視、上級檢察院負責人與下級檢察院負責人談話、上級檢察院派員參加下級檢察院黨組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凡是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集體討論,不允許個人專斷。加強對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紀檢組長、政治部主任,基層檢察院檢察長的輪訓。加強隊伍專業化建設。大力開展正規化崗位培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加大基層乾警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全省檢察乾警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加大對檢察乾警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力度,加大黨風巡視和檢務督察的力度,加強監督制約,糾正違法問題。嚴肅查處違法違紀乾警。
我們要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社會監督,進一步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始終把人民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檢察工作的根本標准,把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落到實處。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本次大會的決議,在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振奮精神,同心同德,清正廉潔,真抓實乾,不斷開創我省檢察工作的新局面,為構建和諧龍江貢獻力量,以優異的工作業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