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電 哈爾濱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一次會議於1月31日正式召開。此次會議政協委員總名額為607名,其中新委員為287名,佔委員總數的47.28%。委員綜合素質、專業水平較往屆有所提高。
據哈爾濱市政協相關人士介紹,哈爾濱市政協第十一屆一次會議委員中,經濟界、科學技術界、農業界基本保持了十屆的名額,佔委員總數的23.34%。雖名額沒有大的增加,但委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社會影響均較第十屆有所提高。另外,在各黨派、團體以及其他界別中,來自科技、經濟戰線並直接從事工業、農業、流通、財政、金融等經濟工作的人士,高達231人,佔委員總數的38.06%,高於第十屆(第十屆為37.40%),這為促進哈爾濱又快又好地發展,協助市委、市政府實現『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十一屆市政協委員中,設置屆別30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名額略有增加,少數民族、婦女委員佔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委員略有調整。
委員構成上,中共黨員183人,佔委員總數的30.15%;黨外人士424人,佔委員總數的69.85%;婦女178人,佔委員總數的29.32%人;少數民族委員67人,佔委員總數的11.04%。
十一屆市政協委員會還適量地保留了一些老委員,特別是對少數參政議政能力強,有影響、有代表性的委員,在年齡上適當的放寬,如王阿成、於志平、王造時、馬世平、於紹雄等。十一屆政協委員中,繼續提名的第十屆政協委員320名,佔委員總數的52.72%。保持了政協工作的連續性,有利於提高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質量和水平。
據介紹,因辦理退休、長期患病不能工作、工作變動失去代表性、調出本地區或滯留在國外不歸、違法違紀、群眾反映不好,以及缺乏參政議政能力或長期不參加政協活動等原因,第十屆政協委員未被繼續提名為十一屆委員的有2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