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1日電 1月29日凌晨至30日夜間,鶴城歷經兩天兩夜的降雪過程終於結束。這次降雪過程持續時間長,過程降雪量達到了3.5毫米,是鶴城今冬目前經歷的最大一場雪。雖然天氣寒冷、出行不便,但連綿不斷的細雪給春節前的鶴城披上了銀色的外衣,帶走了浮塵和病菌,淨化了城市空氣,因此多數市民還是對這場降雪表示欣喜。在許多市民的心裡,畢竟有雪的冬天纔能展現原汁原味的北國風光。
據悉,剛剛經歷過的這次降雪過程其實只能算是小到中雪、再轉到中雪,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等待,這些銀白色的訪客還是受到了鶴城市民的歡迎。降雪過後,人們滿目淡雅,心曠神怡。在寬廣的嫩江邊,游覽者可以體會千裡冰封的壯闊。在蜿蜒的勞動湖上,孩子們盡情享受冰雪運動的樂趣。甚至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也能隨處可見雪花帶給人們的生活情趣:龍沙公園裡, 皚皚白雪更能襯托出自貢彩燈的斑斕色彩;街巷胡同中,打雪仗,吃糖葫蘆的孩子再次展現了淳朴的童真歡樂。在這大自然賦予的美景中,市民們的北陽臺因為降溫重新恢復了冰箱儲藏室的功效,許多市民開始大量采辦年貨,包凍餃子,凍在北陽 臺上等待春節的到來。
入冬以來第一場雪過後,鶴城以環衛部門、企事業單位、個體商家為主力軍,交叉作業,密切配合,全力清雪。據市渣土清運公司不完全統計,全市當日完成清雪量達3000立方米。
早7時半,記者走上街頭采訪。瀏園交通崗路口,幾十名環衛工人已經開始清雪工作,鏟的鏟,傳堆的傳堆。一位姓張的環衛工人說,這場雪雪量雖然不大,但雪太薄反而不利於清理,尤其是機動車道、路口和公交站點。湖濱轉盤街,環衛工人清雪進展非常快,雖然還是使用傳統的鐵鍬、鐵板等清雪工具,但眾人齊心合力,機動車道、自行車道都見了亮。南馬路中段戰果最豐,路邊隔離帶下,清完的積雪堆了一處又一處。龍華路兩側商家集中,很多都及時主動加入了清雪大軍中,有地掃,有地鏟,清完人行道又清自行車道、機動車道。8時以後,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紛紛出動,各自在責任區域開始清雪,多年的清雪經驗讓大家乾得又快又有質量,好清的地方迅速通過,難清的地方集中『火力』,清雪時間只用了一兩個小時。
據了解,鶴城今冬清雪能力與往年比沒有明顯變化,仍以人工清雪為主,為確保雪後道路暢通和交通安全,鶴城市區現有的4臺『雪狼』、3臺『雪狗』清雪車全部上陣,沒有使用融雪劑。同時,市清雪指揮部對中心城區清雪情況進行了督導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