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都有『執照』 噪音擾民誰來取締

//heilongjiang.dbw.cn | 2007-02-01 10:46:35
作者:   來源:     頻道主編: 強銳

  東北網2月1日電 燒烤店煙囪衝著自家窗戶,每天煙熏火燎;汽修廠在樓下,叮叮當當;小歌屋結成鄰居,每天歡唱通宵……在解決了居有屋之後,怎麼能住得舒心、安靜,怎麼能讓聲、光、煙、震動離咱家遠遠的,成了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政協陳慧茹委員提交的名為《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保障居民居住環境質量》的提案替老百姓道出一份心聲:將擾民污染排除在日常生活之外!

  把第一道關的應該是環保部門,而環保第一審批權卻難以落實到位。根據《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在居民區內開辦、設立產生煙塵、粉塵、有害氣體、污水、噪聲、震動、輻射等生產經營項目、設施的,應當向環保部門申請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手續。未辦理這一手續的,工商等有關部門不得辦理相關行政許可。在居民居住區禁止設立、開辦產生噪聲、震動污染的經營項目。已經設立、開辦的,應當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采取防治污染措施。在居民居住區內設置的鍋爐房、水泵房,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要求采取隔聲措施。

  由於環保第一審批權落實不到位,一些單位越過環保審批這道關,獲得了營業證照。這些能夠造成擾民污染的單位一旦獲得營業證照,環保部門就只能監督和罰款,沒有取締的權力,因此將環保第一審批權落實到位迫在眉睫。

  記者調查:道外區從事廢舊塑料加工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團結鎮豐果村、恆星村、常勝村和百菜村等,沒有環保審批手續,大部分企業有工商營業執照,每年夏季生產。從事廢舊塑料加工企業所在區域環境受到了污染,當地居民備受其擾。

  有關部門對此問題曾進行過調研,並引起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道外區相關部門開展了專項整治工作。由於眾多小塑料加工廠已形成規模,且均持有工商許可,整治工作難度較大。經過環保部門調查,這些小塑料加工廠,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審批,僅憑一張身份證和一張照片就得到了工商許可。經過各部門的聯合努力,目前,這些小塑料加工廠都被取締了。

  道外南十二道街的『會來汽配』就在居民樓的一樓。從2005年開始,環保局就陸續接到居民反映,『會來』修車噪聲擾民,刷車污水無處排放,產生異味。至今,這個『汽配』也沒有經過環保部門審批,但卻還在『有照』經營。

  在擾民投訴榜中,市民最深惡痛絕的是居民區內的小塑鋼窗廠、鐵藝加工和小歌屋噪聲擾民。按《哈爾濱市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規定,環保部門對居民小區內的以上單位一律亮『紅牌』,但令環保部門無奈的是,有些單位已取得工商證照,環保部門無權取締。

  會場連線:在昨天下午的政協分組討論中,陳慧茹委員的提案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共同關注。大家討論認為:為了確保環保第一審批權落實到位,各個審批職能部門都有責任把好源頭審批關,層層制約,迫使企業必須環保達標,對於存在問題的企業和單位,工商、城管、公安、文化等相關部門應該聯合進行整改和取締,只有經濟發展和環境發展形成同步,纔能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聯系我們】黑龍江頻道主編 手機號:15504500591
相關新聞
今日頭條

  精彩推薦

『雙十一』過後,江蘇迎快遞送達高峰
跟隨國旗護衛隊官兵,來廣場感悟新時代
中國郵政發行《記者節》紀念郵票
大熊貓享受初冬暖陽 撒嬌賣萌惹人愛

影視圖片

00後的精致生活
霉霉化身暗黑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