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慶市大同區農村公益事業投入大成效顯著
2007-02-01 13:55:0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忠 於忠斌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日電 大慶市大同區集中有限財力物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農村公益事業取得突破性成果。

  這個區匯集資金改善農村交通條件,兩年來累計籌資7200多萬元,建設鄉村公路79條326公裡,覆蓋158個自然屯,受益人口15萬人,建設通校路62條50多公裡,率先在全省實現村村通、校校通;累計投資204萬元,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93處,全區累計達202處,覆蓋202個村屯,2.6萬戶10.4萬農民喝上了清潔安全的自來水。區鄉投資43.7萬元,對50處破損較嚴重的農村供水管網進行集中修復。

  大同區自2006年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來,實現籌資總額、財政補貼標准、單病種報銷金額及參合率『四個最高』。截至2006年11月,共支付合作醫療補償金305萬元,受益人口6萬人,大病救助120例;兩年來該區籌資3088萬元維修改造53所農村中小學校D級危房,籌資500萬元為78所農村中小學安裝了暖氣。他們還籌資近百萬元,建立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學救助基金,對全區1040名貧困農村學生給予資助。同時,利用職教中心累計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大同保安、大同保姆等勞務品牌已經形成。

  大同區投資121萬元為317戶優撫對象維修改造房捨。2006年投資140萬元新建了中心敬老院,集中供養能力達到150人,現已對5個鄉鎮107名孤寡老人實行集中供養,供養環境五區四縣最優,每年還為95歲以上的農村老人發放1200元養老金。2006年,該區投資467萬元,建設12處單體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農民服務中心,建立覆蓋58個行政村的無線廣播『屯屯通』網絡,鋪設起農民獲取致富、娛樂信息的高速路。

  在民俗建設上,這個區成立20個紅白理事會和20個禁賭協會,組建13個文化大院,20個文娛小分隊,在全區20個村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200戶。眼下,該區農民學技術、找項目的多了,打麻將、喝燒酒的少了。崇尚科學的多了,傳播迷信的少了,鄉風民風和生活方式有了明顯轉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