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住宅商用』擾民何時休?建議出臺『民宅禁商』政策
2007-02-03 10:39: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3日電 題:『住宅商用』擾民何時休?委員建議出臺『民宅禁商』政策 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提案摘要】

  目前,『住宅商用』現象在哈爾濱市眾多居民小區中已經非常普遍,其中包括小型公司、外地企業駐哈辦、各類私立學校等等。『住宅商用』不但給居民的生活和休息帶來影響,也給居民小區安全管理工作帶來隱患。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盡快出臺『民宅禁商』的相關政策。

  【記者調查】『住宅商用』嚴重擾民

  近日,家住哈市恆運花園的吳女士向哈市房產住宅投訴:恆運花園一棟高層住宅樓內有家保健品公司,該公司將住宅衛生間改為廚房,做飯油煙從排氣孔串到樓上各家的衛生間,同一單元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小區物業反映,可物業表示『協調不了』。

  據恆運花園的居民張先生說,恆運花園三棟高層住宅500多戶裡,至少有十分之一是五花八門的公司。這些公司有的是從私人手中租的房子,100平方米房屋的月租金在2000元以上;也有不少公司就設在老板自己買的房子內。居民們每天不得不和這些形形色色公司的員工們一起擠電梯、忍受滿樓梯間的盒飯味、經常有陌生人按錯門鈴的打擾等,給小區帶來很多不和諧因素。

  在中山花園,很多民宅也成為一些公司的辦公室。居民王女士說,她家樓上是一家從事手機短信業務的服務商,其員工經常在深夜加班,人聲和腳步聲搞得人睡不好覺。小區裡的休閑設施也經常被不少外來人員佔用。

  在龍福家園,有居民反映,這裡有公司將住宅當倉庫。經常將一些紙箱、貨架、宣傳板搬進搬出。電子門經常開著,非常不安全。

  在中植方洲苑,有一棟住宅樓裡也有房屋被某公司做了倉庫。居民們說,該公司為了搬運貨物,一年四季都將電子門敞開,搬完貨後又不及時關閉電子門,使得大家夏天要防盜,冬天還要防止暖氣管道受凍。

  在位於十字街兩側的幾個小區,開設了不少補習學校、看護班。小區一位居民說,自己一下班,學校剛好上課,孩子們的讀書聲不絕於耳,吵鬧聲每天都要持續到20時以後纔能結束,而周六、周日更甚。現在正值寒假,『補習大戰』更是如火如荼。希望政府快點出臺政策,早日讓這些學校『下課』,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采訪中,一些居民還反映,類似的公司、辦事處、文化學校房產用途都是住宅,他們使用水、電、氣價格不按企業計算,這一是不合理,二是佔了國家便宜。

  【政府部門解釋】房產、工商口徑不一

  據哈市房產住宅局工作人員介紹:『住宅使用用途為居住,應視為不具備從事經營活動的條件。根據有關規定,如要從事商業活動,房屋應重新登記注冊,變更使用性質。而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城市規劃部門出具不違反城市規劃的證明和房屋鑒定機構出具的住宅房屋改為營業用房的安全鑒定等要件,然而絕大多數被用作商用的住宅不能提供這些要件。『住宅商用』的大量出現,破壞了其他居民的生活環境產生不安全因素,還增加城市改造成本(如遇拆遷,產權人將得到高於住宅標准的補償),侵害了國家利益。

  哈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說,根據我國《公司法》的有關條文,有關公司的設立並沒有明確公司住所地范圍,而只是籠統地規定『有公司住所』,《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關於公司的登記事項也僅僅是指出要有『住所』。所以法律上對『住宅商用』沒有設置禁止性的條款。同時叫停住宅商用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大事,目前,哈市工商局暫時沒有采取此項措施的計劃。

  【委員建議】盡快出臺『民宅禁商』政策

  政協委員、黑龍江興達大件運輸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藝說,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哈市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住宅商用』現象,已經成為居民居住環境中不和諧的音符,給小區居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煩惱與不便。目前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在『民宅是否禁商』的問題上各執一詞,說明在政府管理職能和體制上存在問題。

  郭藝認為:『哈市只有「民宅禁商」,纔能更好地創建和諧社區。首先應從制定相應法律法規開始,從根源上解決「民宅商用」問題。具體可以效仿北京、廣州等城市的做法,如2006年6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頒布「民宅禁商令」,規定民用住宅不得再從事商業活動,同時責成相關部門對「民宅商用」行為予以相應處罰。其次嚴格住宅建設用途審批制度,要求開發商在與購房者簽正式房屋買賣合同之前,先與購房者簽「民宅禁商承諾書」。在入住時,業主要與在物業公司簽定相關限制辦公司等條款。』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