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4日電 針對多數患者對醫院滿意度低、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日前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陳曉東提出,當前我國醫院應更多引入人文關懷,這不但可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
陳曉東介紹,醫院缺少和患者必要的溝通和人文關懷是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比如許多國家真正能做到『以患者為中心』,一旦患者進入醫院,醫生和護士就會圍著病人轉。而我國許多地方仍然是『以醫生為中心』,常常是主治大夫遞給患者一些常規化驗手續,就夠患者或家屬跑很長時間的了。
陳曉東舉黑龍江省某著名三甲醫院為例,除了住院交費和醫保審批登記手續在一個陽光大廳裡,其他血液化驗、心電、透視等常規入院體檢分散在3個不同的樓裡。且不說病人跑上跑下非常不便,就是能夠准確找到這些化驗科室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另外,患者希望醫院能夠優質優價,可是患者支付了500元左右的全套化驗費,甚至包括梅毒、艾滋病毒的檢測,卻很難看到相關的化驗結果。有時連放射線透視還要自己取結果。有時取回來的透視片子,沒有任何說明性的報告或醫生的印章,只是在透視申請單上留下一個用油筆簽寫的『OB』字樣(『正常』的意思)。
陳曉東說,有的醫生在要求病人或家屬術前簽字時,簽字單上羅列著一系列手術可能產生的後遺癥,但是卻很少有醫生主動向患者或家屬講解相關病理知識。
陳曉東分析說,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一是在患者對醫院診療工作和醫學知識缺乏了解,對醫院診療的效果期望值過高的情況下,無法從醫院或者主治大夫等正規渠道那裡得到必要的說明和解釋;二是醫療費用自付比例高,醫療費用與期望療效不相符,特別是一些有『搭車』嫌疑的檢查項目令患者難以接受;三是醫院就診布局不合理,造成患者對醫院甚至醫務人員產生抵觸心理。
陳曉東建議,為了增加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我國各醫療機構應注意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合理用藥;化驗項目不要『搭車』;醫院應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制定出價格不同的幾套方案,讓患者選擇。另外,醫院還應合理安排醫療資源、嚴格規范藥品、從多方面加強醫患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