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電 市民對本期記賬式國債為何反應平淡?建行黑龍江省分行個人理財中心負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老百姓可投資的渠道增多,國債的收益水平逐漸失去優勢。近期股市『牛』氣衝天,各家銀行也都在大力推薦理財產品,有的銀行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1年期收益率可達到3.8%至10%,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大量資金。其次,10多只開放式基金近日紮堆發行且銷售火爆,本期國債比同期儲蓄利率4.14%低1.21個百分點,且7年投資時間過長,導致投資者擔心失去其他投資獲利機會,對投資記賬式國債熱情不高。
投資熱點發生變化
由於市場上穩健型投資產品比較缺乏,而作為市民所熟知的老牌投資產品,以往發行的幾期憑證式國債銷售形勢都非常火爆。市民對記賬式國債為何缺乏熱情?哈工大李平教授告訴記者,過去中老年人是購買國債的主力軍,看中的就是國債『金邊債券』的安全性。但是隨著股市一片利好和基金的示范效應越來越明顯,市民投資熱點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老年人已經在去年五六月份嘗試著拿出部分資金來買些基金,良好的收益使基金的吸引力增強。李平表示,去年以來,證券營業部的新開股票和基金戶猛增也顯示投資熱點的轉移。
投資需要更加理性
建行理財專家對目前一些市民盲目投資基金表示出一定的擔懮,他提醒市民要理性投資。專家稱,國債的投資安全性更適合作為家庭理財組合中較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具有風險低、利息免稅、每年得到的利息可以復利投資、可以隨時交易等特點,只要能夠把握好行情,記賬式國債仍然存在許多獲利機會。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