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一重自主創新鑄就世界品牌 高精尖產品成企業『推進器』
2007-02-07 10:56: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米英心 李明 高學冬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重生產車間。王偉攝

  東北網2月7日電 在剛剛走過的2006年,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在冶金裝備研發上又迎得了一個豐收年,在重大裝備制造領域樹立了知名的『一重』品牌,他們把目標鎖定在做『強』和做『精』上,以科學的創新體系,立足國內,創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品牌。2006年,一重的產值突破66億元,自主創新成績斐然。

  2006年12月30日,世界上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1.5萬噸重型自由鍛造水壓機在一重集團試車成功。這是我國1958年研制成功萬噸水壓機之後又一重大裝備成果,將極大提昇我國電力、冶金、石化、船舶行業設備制造水平,對加快振興重大裝備制造業具有重大意義。待與水壓機配套的操作機投產後,一重集團將每年新增鍛件產量7萬噸,產值增加約10個億。國務院東北振興辦主任張國寶特地趕來祝賀。

  2006年3月29日,在鞍鋼。由一重集團自主研制的規格最大、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和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酸洗、冷軋2130毫米冷聯合機組一次負荷試車成功。它可將厚重的冷軋板坯變成薄如蟬翼的0.3毫米極薄帶鋼,運轉一年,可為鞍鋼新增產值80億元,實現利稅8億元。與進口同類設備相比,可節約采購成本40%,節省投資建設周期8~12個月。

  2006年,一重集團用700多噸鋼水澆注成功世界最大的5.5米軋機主體機架,填補了國際空白。包括首鋼2160、寶鋼1880、武鋼1580熱連軋機,鞍鋼1500、萊鋼1500冷連軋機,舞陽4100毫米厚板軋機等幾十臺套冶金設備,在重大裝備制造領域樹立了知名的『一重』品牌。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一重形成了以技術為核心,集科研、裝備、制造三個領域的全方位科技創新體系。2006年,一重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高精尖』產品成為企業增效的『推進器』。在一重,冷、熱連軋機已經形成了系列化、標准化和批量化生產。

  作為中央國有大型企業,一重努力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堅持走市場國際化之路,在鞏固國內市場同時,一重又將產品出口到歐洲、亞洲等國家,2006年直接出口創匯達7620萬美元。

  非洲鋼鐵大公司看好一重產品,尼日利亞董氏集團主動到中國尋求合作,並與一重集團公司簽訂了900毫米五機架冷連軋機組制造項目。作為承制方,一重集團公司將為尼日利亞鋼鐵工業提供非洲第一條、也將是非洲最先進的冷連軋機組。據了解,尼日利亞900毫米冷連軋機組項目是一重走進非洲市場的一個關鍵項目。

  近年來,一重通過自主創新、產學研聯合以及對外交流合作,提昇了企業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鑄鍛件、重型容器、冶金軋制設備的大批量市場投放,贏得了產品技術含量、制造水平、市場佔有率的全行業領先。其中熱壁加氫反應器、煤直接液化反應器等重型容器技術水平、裝備制造能力已位居世界第一;冷熱連軋機組、軋輥等冶金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冷軋與熱軋生產線、核電鑄鍛件這些自主創新的高精尖產品,為一重雄踞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