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8日電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發展旅游業,逐步完善旅游空間布局,深度開發冰雪和避暑旅游資源,培育特色旅游支柱產業,加快特色旅游產品的整體系統開發。2006年,省社會科學院所作的《旅游產業對黑龍江經濟發展貢獻研究報告》指出,黑龍江省旅游業在需求收入彈性、就業容量、促進外匯收入、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四個基准上都基本符合支柱產業的標准,旅游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在可預見的2010年有望達到或超過主導產業的最低標准。可見黑龍江省旅游業已經進入『支柱產業型』發展階段,在總體上呈現出一種加速發展的態勢。
冰雪游攪熱龍江經濟
從中國黑龍江國際滑雪節盛裝上演,到哈爾濱冰燈游園會璀璨開幕,再到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國際冬泳邀請賽、國際雪雕賽……冰雪交融的連臺好戲,攪熱了黑龍江省冬季旅游。俄羅斯、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的游客紛紛乘專列、包專機來黑龍江省。今年元旦至今,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日均進出港旅客在萬人左右,同比增長20%,其中有六成旅客是來黑龍江省賞冰戲雪的。各地前往哈爾濱的火車票吃緊,哈爾濱各大賓館更出現『一床難求』的局面。
在參與冰雪娛樂活動的同時,很多游客都為黑龍江省冰雪旅游景區增加的人性化的服務感到貼心。滑雪場上很多初次滑雪的游客因摔跟頭而叫苦不迭,一些滑雪場的『十秒起』服務解決了這個難題。第一次來龍珠二龍山滑雪場滑雪的北京游客田曉雅深有感觸地說:『工作人員見我半天也沒換上雪鞋就過來幫我;乘拖牽時工作人員都幫我拉好杆;我滑時一摔下來,幾個教練馬上過來給我扶起來。這裡的服務比我去過的其他幾個雪場都要好。』
想體驗冷又怕冷是南方游客的一大特點。在往屆冰雪節上,很多南方游客都因為怕冷而未能盡興欣賞奇幻的冰雕雪景就匆匆而去。為此,今年哈爾濱市一些景區推出了『暖屋子計劃』。其中,雪博會在8個景區中建了12座保暖公廁、15棟熱飲屋,並提供免費使用的保暖棉服、防滑鞋套、手推車等,暖了游客心。
冰雪『花』開眾爭搶國內客源
回首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異軍突起之年,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皚皚白雪變成了滾滾『白金』,黑龍江省成為寒冬裡最火熱的冰雪樂園。但一個好的產業,一個賺錢的旅游產品,不可能獨『霸』天下。如今,在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爆棚』的同時,兄弟省份的冰雪旅游節慶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沈陽著重在『雪』上做文章,並利用距國內主要客源市場近的優勢,打造『東北冰雪旅游第一站』的品牌;撫順市努爾哈赤冰雪大世界集滑雪、滑冰、冰雕、雪雕、狩獵為一體;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滑雪場和絲綢之路滑雪場,將滑雪旅游融入了歷史文化內涵。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做起了『冰雪生意』,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黑龍江省的冰雪旅游『先行優勢』正在逐漸被弱化。
競爭激發創造。近兩年黑龍江省冰雪旅游景區新增的人性化服務就是在這種日趨加大的競爭壓力下,為維護固有市場、擴大新增客源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對於競爭異常激烈的滑雪產業,龍珠滑雪集團總裁朱小虎認為,雖然黑龍江省滑雪產業不斷壯大,但由於國內滑雪場的數量在增多,游客選擇的區域化日趨明顯,導致黑龍江的市場佔有率在萎縮,這是滑雪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為了吸引更多游客來黑龍江滑雪,我們要在現有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的提高,在經營理念、設備設施、人性化服務等方面更具優勢。
求新求精打造世界冰雪旅游名都
面對全國冰雪產業百舸爭流的新局面,審視自身優劣,黑龍江省在新一輪競爭中如何再度超越自我,續寫輝煌?
去年來黑龍江省參加冰雪節的英國路透社記者,發表了1000多張圖片報道冰雪節,其圖片被國外100多家雜志競相轉載,有的還被用作封面。今年再次來采訪冰雪節的這位記者說:『歐洲人對這裡的冰雪綜合藝術很感興趣。』從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市民把冰砣鑽個洞,把點燃的蠟燭放在裡面,到今天的冰雪大世界,市區內隨處可見的冰景、雪雕,松花江上的冬泳人群……濃濃的冰雪藝術氛圍和與冰雪相融的市民生活,成為許多中外游客一定要來黑龍江感受冰情雪趣的主要原因。黑龍江省人民生活中長期積淀的化嚴寒為藝術、賦冰雪以生命的氛圍,正是我們應該發揚的冰雪文化優勢。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董鴻揚認為,面對來自各方的挑戰,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在整體冰雪藝術氛圍的基礎上要勇於創新。要克服內容重復、形式固化的弊端,力求在冰雪文化內涵和景區設計理念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把冰雪觀光產品與滑雪旅游產品組合推出,並構造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冰雪旅游產業帶。
面對滑雪旅游產業競爭加劇、大眾滑雪人群驟增和旅游者的需求日益提高,省旅游局與省技術監督局對《旅游滑雪場質量等級標准》進行了修訂,在劃分等級中增加4S和5S,從設施設備、管理、人性化服務及與國際接軌等方面對滑雪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年省旅游局將按照新標准對省內滑雪場重新評定,使黑龍江省滑雪場整體提檔昇級,並重點扶持旅游企業建設5S級『黃金』滑雪場,將黑龍江省逐步建設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知名的冰雪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