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免費午餐』屢屢發生 警方提醒加強防范
2007-02-09 10:59:2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佟星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9日電 春節臨近,銀行卡詐騙、手機短信詐騙、招工陷阱、『富婆』征婚詐騙等招數百變的詐騙案件進入高發期。公安機關提醒,雖然犯罪分子的詐騙招數不斷翻新,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要從人們的口袋中騙錢,市民要學會識破騙局——

  近日,各種銀行卡、手機短信等詐騙案件屢屢發生,記者通過采訪調查,得知了其中騙術『玄機』,辦案警方提醒: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面對誘惑應加強防范。

  騙術一電話騙銀行卡號

  騙子先發送短信稱消費者在某商場購物,需要扣除銀行卡內的現金,當市民對短信內容起疑心,按照對方提供的諮詢電話和報警電話詢問時,對方便步步為營、以調查為由騙取市民的卡號和密碼。

  案例:日前,哈爾濱市的李女士收到一條『消費提醒』短信:『××銀行通知:尊敬的用戶,您的銀行卡2007年1月3日在杭州××購物廣場消費7200元,將予扣除,如有疑問請諮詢銀行卡部。』李女士大吃一驚,自己從未去過杭州,她按照短信上提示的『客服電話』撥了過去。對方自稱是銀行卡部工作人員,態度很熱情,經『查詢』後說李女士2006年11月在該銀行開了戶,並確實在××商場消費了7200元錢。『是不是搞錯了,我根本沒去消費。』對方稱很可能是銀行卡被盜用了,並給了她一個報警電話。電話撥通後,對方稱李女士的銀行卡已被他人復制,而她的其他銀行卡也可能被復制,並詳細詢問她的身份證號碼及正在使用的其他銀行卡號碼,這引起了李女士的警覺。在愛人的提醒下,她撥通了杭州的『114』查號臺,想和××商場再核對一下,可『114』告訴她杭州根本就沒有該商場。

  警方提醒:哈市公安局刑警李彤說,近來警方接到了太多類似的報案,有的市民還被騙了上萬元積蓄。這些案件的作案人多在外地,偵破起來有相當的難度。預防此類詐騙,最重要的在於核實。市民收到上述類似短信,可置之不理或直接刪除,有疑問可親自到銀行業務櫃臺核實或直接報警,不要輕易撥打短信中所提供的陌生電話,更不能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銀行卡號、密碼和身份證號等,特別是不能輕信別人的語音指令到ATM機上進行轉賬操作。

  騙術二短信套手機話費

  以年終或月底手機用戶達到一定的消費額度為由,通過手機短信獎勵話費,要求回復指定符號領取,市民回復即被『吃掉』相應的費用。今年元旦之後,這種套取手機話費的方式十分流行。

  案例:『尊敬的用戶:根據您2006年度的消費額度,您獲得200元話費獎勵資格,有效期為3天,請回復字母XX確認領取。』從1月1日至1月27日,聯通用戶劉先生連續收到6條類似的『話費獎勵短信』,所稱獎勵話費從50元到200元不等。劉先生說:『收到這麼多條短信,我也心動,但我不敢再回復了。』去年12月30日,劉先生收到一條『溫馨獎勵提示』短信,『恭喜您成為「砸金蛋,送大禮」活動幸運用戶,回復8即有機會領取節日禮品!小家電,手機,MP3超多精美大禮等您拿!』心動的劉先生回復後,對方也馬上回復,讓他選擇想得到的獎品,劉先生選擇後,對方又稱他的獎品已放到幸運彩蛋中,讓他選金蛋還是銀蛋。如此,劉先生連續發送了六條短信,對方仍然變換花樣讓其繼續選。劉先生見始終沒有結果就放棄了,隨後一查話費,竟被扣除了12元錢。

  記者調查:1月30日,記者就此類短信撥通了聯通客戶服務熱線進行諮詢。客服代表說,回復此類短信都會被收取相應的費用,對方設定的收費額度是多少錢,回復一條就收取多少錢。如何避免被騙?客服代表建議『不要輕易回復,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費用』。並說,可以為用戶對指定號碼的短信進行屏蔽,但得隔月纔能生效。

  騙術三高薪招工騙押金

  一般春節期間打工工錢高,很多農民工為了多掙點錢,都打算春節不回家,在外打工,他們也成了被騙的對象。騙子通過在街頭張貼廣告或發送手機短信表明飯店高薪招工,有人與其聯系時即讓其將上千元的押金匯入指定賬號,騙子收到錢後即消失。

  案例:近日,在牡丹江打工的田某收到一條短信,稱春節期間服務員短缺,因此高薪聘請。田某按信息裡提供的聯系電話撥過去時,一個自稱是哈爾濱某飯店經理的男子說,現在把7880元的押金、服裝費、手續費等分別匯入兩個賬號內就能上班。春節期間日工資50元,如果乾得好還可以加薪。田某猶豫再三,但想到豐厚的薪水,他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並向朋友借了2500元,將錢匯了過去。他打電話告訴對方錢已匯到,對方讓他等信。之後,他就再也聯系不上對方了。

  去年年末,北京警方在佳木斯警方的配合下抓獲了在富錦瘋狂發送此類詐騙短信的林某。23歲的林某每日用群發器發送10萬條以各種名目高薪招工的詐騙短信,在14個月內騙了黑龍江、北京、遼寧、天津等地的70餘人,獲贓款50餘萬元。

  警方提醒:要相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短信詐騙分子都隱身於虛擬的世界,在未見面的情況下不要急於往對方的賬戶中匯錢,可以通過要求見面、先看一下工作環境等試探對方。一般只要提出這樣的要求,騙子就會自動消失。

  騙術四『富婆』征婚騙財

  異地『富婆』在我省媒體上刊登征婚廣告,以給安排高薪工作或共同創業誘惑應征者上鉤,二人見面騙取對方信任後,在逛街時騙買衣服、首飾或選擇時機突然提出缺錢急用,得手後隨即消失。

  案例:日前,哈爾濱市離異兩年多的郭先生被一本雜志上的大連『富婆』征婚廣告所吸引。對方自稱:喪夫不久,經營有一大型服裝賣場,欲尋有責任感的男士共同發展事業。按照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郭先生撥打了電話,不到半天時間,二人便聊得火熱。對方還不時給郭先生發來曖昧短信,並提出面談。郭先生親赴大連,二人見面後不是吃飯就是逛街,全是郭先生花的錢。兩天後,郭先生准備回哈市,對方再次約他去逛街時看中了一條價值5500元的項鏈,掏錢買時卻稱自己錢包不見了,希望郭先生先借錢給她,並表示一會兒回去取錢還他。對『富婆』相當滿意的郭先生想也沒想就掏出了5500元錢。隨後在火車站等了許久,也不見『富婆』來還錢,打她的手機竟關機了。郭先生回哈後想起征婚廣告下附有一個大連區號的監督電話,他按照電話打過去對方已經停機。隨後,他通過大連警方查詢,發現『富婆』的名字、服裝賣場等都是假的。

  警方提醒:真正的富翁、富婆征婚很少公開表明自己的財富,那些大肆鼓吹有錢且條件如何優越的『富婆』征婚大部分都是陷阱。征婚者要提高辨別能力,提防圖謀錢財的婚騙,當感覺到對方有欺詐嫌疑時立即報警。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