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9日電 為了讓貧困家庭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8日,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黑龍江瑪利亞婦產醫院、潤揚地板商店等企業代表以及新晚報小記者組成慰問團,來到了林甸縣宏偉鄉黃河村,看望那裡的貧困家庭和貧困兒童,並為他們贈送了價值2萬元的毛巾、毛衣和文教用品。
吃大米、白面成奢侈
12歲的於慧和她年過六旬的姥姥住在一間破舊的土坯房裡,房子中間用來取暖的爐子根本沒有熱氣。為了節省乾柴,祖孫倆白天基本不取暖,到了晚上纔燒一些麥稈兒。
於慧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遠走了,是姥姥辛辛苦苦把她帶大的,祖孫倆就靠幾畝地生活。
祖孫倆的飯就是整整一箱子攤好的煎餅。原來,於慧和姥姥平時吃不起大米、白面,只有過年的時候纔買一點兒解解饞。來自省城的幾個小朋友看著煎餅新奇,都爭著搶著要嘗一嘗,吃了一小口後又吐了出來,皺著眉頭說:『這煎餅難吃死了。』
窮孩子早當家
在黃河村的另一戶人家,記者見到了12歲的女孩孫麗穎,她正在喂癱瘓在床的爺爺吃飯。孫麗穎1歲的時候,媽媽受不了家裡的貧困離家出走了。祖孫三代擠在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艱難度日,家裡惟一的家用電器就是一臺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5歲時,孫麗穎就會做一些簡單的飯菜了;7歲時,孫麗穎就能承擔起家裡的日常家務了,做飯、掃地、收拾屋子、照顧爺爺;10歲時,孫麗穎就能到地裡幫爸爸乾活了……
在孫麗穎家的灶臺旁堆著幾顆大白菜和兩個大蘿卜。孫麗穎說,他們每天吃的就是這些,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纔能吃一次肉。
臨走時,孫麗穎告訴記者,她希望快快長大,考上大學,然後找個工作養活爸爸和爺爺。『爸爸太累了,我想快點賺錢養家。』
盼著過年吃餃子
13歲的趙雨晴一家三口靠父親種的幾畝地生活。雖然家境貧寒,但趙雨晴的母親卻十分要強,將簡陋的土坯房收拾得很整潔。慰問團一行來到趙雨晴家時,瘦弱的趙雨晴正在院子裡的井邊打水。看到陌生人,趙雨晴顯得很拘謹,默默地乾活,一句話也不說。
趙雨晴的爸爸說,為了攢學費,全家省吃儉用,懂事的趙雨晴更是不敢奢望能吃一頓有魚有肉的大餐。每次吃飯,趙雨晴總是吃很少很少的菜,她說,剩下的菜可以下頓接著吃。畢竟是孩子,趙雨晴很快就和城裡來的小記者們熟識了。當小記者們問趙雨晴有什麼願望時,趙雨晴靦腆地笑了,她說,她盼望快點兒過年,到時就可以吃到餃子了。
城裡孩子的困惑
看到農村孩子的生活,小記者們議論紛紛。『他們連奧數班都沒聽說過,我媽媽都已經給我找了兩個奧數老師了』、『他們的井水能喝嗎?怎麼沒有自來水、飲水機呢』、『我家的廁所都在室內,像他們那樣在外面上廁所多冷啊』、『我在家裡什麼活也不乾,他們卻會做飯、割麥子,真厲害』……
風華中學的閆雨桐說,農村的孩子只知道學習、乾活,從來沒看過電影,沒吃過『麥當勞』,太苦了。她要把農村孩子的艱難生活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幫助這些窮苦的孩子。
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日他們還要繼續走訪貧困家庭,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送到他們手中,爭取讓他們都能過上一個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