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零關稅』緣何難抑洋水果價格
2007-02-10 13:58:4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郭玉生 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0日電 想在春節期間買到物美價廉進口水果的市民,願望恐怕要落空。早在去年年末,就不斷有好消息傳來:『入世』5年的過渡期在去年12月11日結束,包括水果在內的農產品關稅從入世前的23.2%降至15.3%。加之此前我國對東盟五國水果實施『零關稅』的政策也已平穩走過過渡期,哈爾濱市民開始期盼著今年春節期間哈爾濱市進口水果的價格能大幅降低,以一飽口福。而記者走訪市場采集的信息卻是:洋水果價格不降反昇。

  洋水果價格不降反昇

  可事實上,本月初以來,相比國產水果,本地市場上經銷的進口水果價格還是高高在上,有的甚至不跌反漲。以美國紅提為例,登閱『哈達市場果品價格行情網』可以獲知,該市場水果精品廳裡的美國紅提2005年2月批發價是200元/公斤,2006年2月是280元/公斤,今年則是300元/公斤。此外,緬甸的哈密瓜、泰國的皇帝蕉、美國的青伽俐果、越南皮梨、澳大利亞澳芒、日本的早春紅玉西瓜等進口水果的價格也同比增長2%-10%。

  進貨渠道不暢是主因

  據哈達果菜批發市場精品水果廳負責人王謙介紹,進貨渠道不暢是造成進口水果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從東盟五國的『零關稅』水果來看,雖然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開始實施,我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的水果實施零關稅,但由於哈爾濱銷售商至今未與東盟任何一個國家建立水果直接貿易合作關系,東盟洋水果的購進不得不經過多個中間環節,以致兩年過去了進口水果價格仍然降不下來。

  沒有與世界上水果主產地建立直接的貿易合作關系,也是入世5年農產品關稅大幅下調對哈爾濱市進口水果價格未產生撼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王謙介紹,目前哈爾濱地區進口水果的貨源主要來自廣東、海南兩地,進口水果一直是受制於南方水果批發商的『轉手買賣』,影響定價的因素較多。比如交通運輸、中間環節、天氣原因、供求關系等,此消彼長,價格難以走低。『轉手買賣』還派生出另一弊病——假洋水果的出現。一些經銷商稱,現在屬於賣方市場,上一級的經銷商說是哪兒進口的就是哪兒的,也不敢多問,怕傷了和氣斷了關系。

  冷儲設施薄弱增加洋果成本

  進口水果價格『堅挺』的另一個原因是哈爾濱市果品保鮮冷儲設施薄弱。多年從事進口水果批發的哈達果菜市場業戶呂秀梅向記者訴苦:如果進口水果在哈市的日銷量超不過10噸,哈爾濱就沒人敢大批量進貨。進貨量少了,價格上就難享受到優惠;進多了,拉回來又沒有地方保鮮存放。正是因為銷售量不是很大,本地果販只好硬著頭皮去拿經過三四次轉手的高價進口水果。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只有哈達果菜批發市場內建有一處保鮮冷庫,建築面積為一萬平方米,市場主辦方按車型、件數和面積向經銷商收費,但租庫冷藏的高昂費用無疑又增加了進口水果的成本。

  暢通渠道減少進貨中間環節

  可以看出,短期內,哈爾濱市進口水果的價格還不會較大地受關稅影響。正如市質監局農業標准化處處長、市政協委員關光毅所言:進口水果要走近哈爾濱普通市民,讓市民享受到零關稅及入世帶來的好處,還得從疏通進貨渠道及完善水果保鮮冷儲設施著手。同時,農業、外經貿等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哈市的進口水果經營大戶與國外大型果商合作,設法在產銷掛鉤、規模經營上下功夫,以保證有能力與東盟等國家建立起直接的貿易合作關系,盡量減少進貨的中間環節。

責任編輯: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