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2日電 歷時半年潛心編制的《阿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於10日通過國家和省市專家組評審。
撤市設區以來,阿城區明確了『建設工業強區、旅游名區、生態新區、文化大區』的發展戰略,把旅游業作為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核心產業和主攻方向,堅持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則,精心編制了《阿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該規劃與省、哈爾濱市旅游規劃相銜接,從區域與產業分析、旅游產品、旅游營銷策略等12個方面對阿城區旅游業進行了全新謀劃,繪就了阿城旅游業發展的新藍圖,重點是打造旅游精品,加快開發旅游名品和新品,形成以金源文化體驗型觀光旅游為特色,以『山水休閑、會議度假、夏季避暑、冬季冰雪和鄉村旅游』為新增長點的旅游產品體系。
按照阿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阿城區將進一步提昇和創新『金源文化』旅游產品,完善、提昇和創新『金源文化』旅游品牌。阿城區將堅持金源文化旅游產品開發的主題化、統一化和持續化,堅持在完善主題形象宣傳促銷的基礎上,開發豐富多彩的金源文化旅游產品。第一,推出『歷史追憶·文化長廊』文化觀光旅游產品,主要包括:部分修復和建設一些局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片斷,給現存的各種遺址遺跡增添文化景觀內涵,在博物館、金太祖陵增設標志性的景觀,供游人憑吊,實現傳統旅游資源景區的提檔昇級。第二,開發建設『金源文化·多種體驗』文化體驗旅游產品,主要包括:深挖漁獵文化(八旗部落)、游牧文化(金戈鐵馬、金色大帳)、農耕文化(節目演繹、特色購物、特色節慶)等新開發的旅游項目,加快金源文化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提昇阿城的『金都山水』文化旅游形象。
按照阿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阿城區將充實『度假山水·休閑阿城』旅游產品。與哈爾濱旅游市場的休閑度假需求相吻合,進一步明確『休閑阿城』的城市旅游形象,突出阿城的區位優勢、氣候涼爽、湖光山色、林海雪原、金源文化等資源特色,進一步豐富和提高『山水休閑·會議度假』產品系列產品。把休閑旅游和會議度假旅游列為阿城旅游發展的重點。充分發揮哈爾濱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以西泉眼水庫為代表的休閑度假帶的開發,加強對周邊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和全面提昇,盡快形成在國內外旅游市場有影響的『一環四區』度假旅游品牌(平山旅游區、敘東科技園區、森林公園、南部未來開發的度假旅游區)。
按照阿城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阿城區將培育『清涼之夏·趣味冰雪』旅游產品。第一,阿城區要做足做夠『清涼之夏』的文章。重點打造以『紅星水庫、橫頭山森林公園、吊水湖森林公園、松峰山旅游區』為主題和開發節點的阿城夏季綠色風景畫廊。第二,冬季要繼續做好『白金產業』。阿城區將現有的十八家滑雪場進行主體細分和市場細分,分別開發『競技滑雪場、越野滑雪場、娛樂滑雪場、夜間燈光滑雪場、兒童滑雪場及初學者滑雪場、高端滑雪場』等高中低檔多個消費檔次的滑雪場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