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3日電 長期以來,『窮怕得病』已成為廣大低保人員的心頭之痛。不過,窮人看不起病的局面即將得到扭轉。今日,記者在第十七次全省民政會議上獲悉,我省計劃在三年內,在城市和農村全面設立起低保醫院、低保門診,低保人員到這些醫院就醫可減免看病費用。
據了解,在城市中,哈爾濱市已經建立了包括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平房第三醫院、胸科醫院、普寧醫院、傳染病醫院等6家大病低保救助醫院,專門為患有嚴重傳染性肝炎等重大疾病的城市內低保人員實施救助。同時在各區分別設立一家一般性疾病救助的定點低保醫院,專門為患有一般性疾病的城市內低保人員實施救助。
省民政廳負責人介紹,針對困難群眾看病難、看不起病等問題,省民政廳會同相關單位,要求全省13個地市全部建立起城市低保醫院,目前這13個地市已基本建立起城市低保醫院或低保門診,各地市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確立對城市低保人員的醫療救助,為低保患者減免門診費、診療費、住院費、手術費等,低保患者患病時,一般全年可享受醫療救助補助金4000元。
在農村方面,涉及的農村醫療救助對象包括農村五保戶、農村特困戶家庭成員以及各地市縣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家庭成員。各地將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指定的醫院設立低保門診,有條件的可以建立低保醫院,同時自行確定醫療救助標准,確定起付線、封頂線及救助比例。醫療救助對象全年享受醫療救助的補助金額,一般在4000元以內。對於存在特殊困難的家庭,可以適當提高醫療救助標准。
農村低保患者可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特種傳染病救治等。其中,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市、地、縣,資助醫療救助對象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或部分資金,參加當地合作醫療,享受合作醫療待遇。對因患大病經合作醫療補助後,個人負擔醫療費用仍過高,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尚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市地縣,對因患大病醫療費用難以承擔,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國家規定的特種傳染病救治費用,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