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克山昔日十裡『龍須溝』 如今變成利民河
2007-02-14 12:03: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呼明偉 路敦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電 連日來,克山縣的老百姓激動並亢奮著。穿過大街小巷,老百姓奔走相告,互致喜訊,他們拍手稱快:治理西大溝,這纔是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造福子孫後代呀!

  西大溝,這條被戲稱為『龍須溝』的髒水溝,曾讓幾代克山人有著刻骨銘心的痛。多年來,由於沒有得到根本治理,西大溝淤積嚴重,溝道狹窄,垃圾遍地,嚴重影響泄洪,給沿岸居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安全隱患。

  在克山縣廣泛開展的『走千家萬戶,解百姓難題』活動中,梳理出的關於西大溝的意見和建議就有2000多個,佔城鎮居民反映問題總量的10%。

  克山縣委書記帥秀軍態度堅決,『要讓百年十裡臭水溝成為永遠的歷史,讓百姓一心企盼事成為現實,必須把這件利民的大事做實、做細、做好。』

  如今,經過有效治理,西大溝和下游的西大泡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利民河、愛民湖,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百姓休閑娛樂的游覽勝地,防洪標准也由二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利民河兩岸道路寬闊平坦,路燈林立;愛民湖水面如鏡,樹木成林;夜晚來臨,這裡燈火通明,映射長空。每到傍晚時分,克山縣的居民就會傾家而出來到利民河、愛民湖游覽觀賞。

  家住金鼎社區,已82歲高齡的趙國清老人打心眼裡高興,『西大溝整治好了,能在有生之年看看美景,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我這心那甭提有多敞亮了。』

  為民辦實事,重在一個『辦』字,方顯民心向背。『克山縣群眾問題調處服務中心』是這個縣為加大信訪工作力度,對縣信訪辦進行『增肥』、『提格』,中心的工作人員恪守愛民之道,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從而為群眾大開方便之門,這個縣還深入實施『六聯責任單』,形成了『四級網絡、歸口辦理、高效辦結』的信訪體制和機制,由於責任落實到人,連起了黨群心。去年,這個縣進京去省到市集體上訪和個人上訪為零,上訪群眾滿意率達到100%。

  本著『休閑有去處、活動有場所、愁事能解、難事能幫』的原則,克山縣還進一步強化了6個社區的服務功能。這個縣樹立『小社區、大服務』的社區服務理念,針對弱勢群體在全縣開展了以黨員乾部就業指導『一助一』、在職黨員扶貧解困『一幫一』、先進分子志願助殘『一聯一』、居民百姓善待老人『一贈一』、駐區單位便民利民『一對一』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活動,共有148個單位、5959名黨員、10300名居民群眾參與了『五個一』活動,16260名居民從中受益,真正實現了『能者有其工』、『貧者有所幫』、『殘者有所助』、『老者有所養』、『眾難有所解』。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