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整合資源實施農村『中心敬老院制』 龍江縣五保老人幸福度晚年
2007-02-14 12:09: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宣旭波 鄭隋軍 高學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電 龍江縣通過推行『中心敬老院制』的辦院模式,整合了資源,敬老院由17所減少到5所,管理成本降低,服務質量提高,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2002年以前,龍江縣敬老院實行『一鄉一院』的體制。全縣17所敬老院裡供養的五保老人有478人。但各院的供養人數不等,最多的有院民56人,而最少的只有9人。

  一所敬老院至少要有5名工作人員,全縣敬老院工作人員就達84人之多。一所規模在20人左右的敬老院,每年管理、維修、辦公、取暖等費用需要3萬元。一些敬老院,管理費與供養費比例嚴重失調,經費偏低,五保老人生活水平不高,院捨的利用率也低。2000~2002年龍江縣連續遭受自然災害,鄉鎮財政緊張,對敬老院的投入逐年減少,而縣級以上財政補助的經費也遠遠滿足不了敬老院的正常運轉,敬老院舉步維艱。

  2003年,龍江縣民政部門推行『中心敬老院制』。根據鄉鎮的布局和人口狀況整合資源,將17所敬老院合並成7所中心敬老院。2006年末,進行了第二次合並,全縣中心敬老院縮減到5所,其中有兩所供養人數超過了100人。

  合並後的敬老院管理成本明顯降低,煥發了勃勃生機。全縣共招聘敬老院工作人員58人,比原來減少26人,工作人員與供養人員比例接近於科學合理的1:6。工作人員經過上崗培訓後,整體素質有很大提高,服務質量讓老人們稱贊不已。

  在『中心敬老院』管理中,各敬老院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實行了大宗物品政府采購制、財務管理報賬制、院長負責制、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崗位目標責任制等制度。為改善敬老院條件,龍江縣投資132萬餘元對敬老院進行了維修改造,改造後的敬老院環境達到了公寓化,院容院貌整潔幽雅,餐廳、臥室、浴室、洗漱室、活動室、醫務室、物品儲藏室等均達到了標准化水平。同時,『以副養院』也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各敬老院養起了牛、羊、豬、雞等畜禽,搞起了特色種植,目前,全縣敬老院每年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收入總和達到20餘萬元,住在『敬老院』老人的年供養標准超過3000元。

  日前,推廣『中心敬老院制』管理模式被省民政廳納入『十一五』規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