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跋山涉水尋礦路——記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七○七隊
2007-02-15 10:34: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蔡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5日電 『黑河市遜克縣發現的大型岩金礦床,是黑龍江省近20年地質找礦的一個重大突破。東安金礦金金屬量33.16噸,白銀金屬量308噸。其中僅5號礦體金金屬量就達24.3噸,白銀208噸。礦床潛在經濟價值50億元人民幣。該項目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十五」期間全省找礦成果第一名。』這個消息很快就家喻戶曉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五年中默默無聞的找礦和探礦的地質隊員們。近日,記者走進了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七○七隊。

  以礦為家

  侯日明,在七○七隊工作了三十年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地質隊員,由於常年在野外工作,每年一開春就走了,冰凍三尺纔回來,結婚二十年了,沒見過妻子穿裙子是啥樣兒,2006年夏天隊領導特批他回家探親一天,妻子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裙子,站在家門口迎接丈夫。

  趙寒光,子承父業,是七○七隊的地質工程師,常年在野外作業,年邁多病的母親全靠妻子照顧,2005年的冬天,帶著愧疚和補償的心情急匆匆趕回家的趙寒光,得知老母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為了不影響他工作,妻子隱瞞了實情。

  年輕工程師郭繼海,大學一畢業就來到了七○七隊。兒子四歲了,他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不足八個月。過年回來一進家門想抱抱兒子,孩子嚇得躲進媽媽懷裡不出來。聽說是爸爸,兒子一轉身拿出爸爸的照片,對著早已『面目全非』的郭繼海比了又比,怎麼也不肯承認他是爸爸,這個常年在野外爬冰臥雪都沒叫過苦的漢子哭了。

  在七○七隊,這樣的事很多,胰腺炎、肝病發作不下火線的礦區技術負責人蘇仁奎,年近七旬仍不辭勞苦奔波於鑽機之間的老工程師宋長葆,為了坑探施工春節不能與家人團聚的鄭得偉、吳昌英、王俊文、李亞生……

  婉拒高薪

  『地質找礦是一門科學,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在北方生活了多年仍舊鄉音不改的總工程師薛明軒說,現在固體勘查找礦難度很大,必須掌握先進的理論和運用先進裝備的技能,東安金礦的成功發現和勘探就足以說明科技的力量。技術人員經過精密的測試,成功運用國外淺成熱液型模式成礦理論,僅用4年多的時間就勘探完畢。勘查時間之短,效率之高,費用之少,報告質量之高,屬國內外當時先進水平。

  東安礦區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當時礦區內不通電、不通車,生活給養只能靠冬季化凍前運進,地質隊員一年吃不到青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間飽受蚊蟲叮咬,吃的是就近的河水。隊裡把局裡撥的買車款買了找礦儀器,這些設備讓隊員們如虎添翼。

  幾年來,南方有很多單位年薪幾十萬聘請隊裡的幾位高工,他們都婉言謝絕了。敖貴武感慨地說,在地質勘探最低谷時,隊裡為了留住技術人纔,只留下十個行政人員,先保技術人員的工資,不但沒流失一個人纔,還有3名工程師主動投奔七○七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