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電 雖然不是樓長,也不是什麼社區乾部,可是樓裡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裝在他的心裡。在南崗區松花江社區工程師街,一提起那項承老大爺,無不豎起大拇指:這老爺子境界高、熱心腸,不愧是建國前入黨的老革命。
那項承老人今年83歲,1946年3月26日入黨,參加過抗美援朝,退休前是哈鐵路局武裝部乾部,在工程師街一座老樓裡住了10多年了。兒女們下崗,老人的退休金雖然不低,卻因此生活過得並不富裕,可熱心的他為了大家卻沒少花錢。樓道裡安裝了聲控燈之後,給居民帶來了光明和安全,但燈泡卻經常壞。老人看到眼裡,不聲不響地買來燈泡更換。雖說一個燈泡沒有多少錢,可在安裝聲控燈之後的這七八年來,那大爺究竟為樓道裡換了多少燈泡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由於單元沒有樓道安全防盜門,樓道裡成了小廣告的重災區,那大爺看到就清理。可是小廣告張貼得實在太多太頻繁,貼來清去沒完沒了。2006年初,經過多年『持久戰』的那大爺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自己出資在單元門口安裝了信息板。有了這塊板,有用的信息居民都能看得到,各類廣告信息也不往樓道裡貼了,樓道裡一下子整潔了許多。2006年6月,單元要安裝防盜門,每家要收69.07元。社區幾次做工作,該單元32戶居民仍有6戶居民不願意交費,因此安全門遲遲裝不上。這事讓那大爺知道了,他挨家挨戶做工作,並聲明:『如果哪戶想不通,這70元錢我掏了。』那大爺說到做到,還真拿出錢來替大家交上。聞訊,一些不願意交錢的居民都感到不好意思,紛紛交了費,防盜門終於裝上了。
雖說那大爺不富裕,可他心裡始終裝著社區裡的低保戶和特困戶。過年過節時,他都主動找到社區要求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前不久,在參加社區黨員會議時他了解到目前社區在進行建設時存在資金困難,便回家拿出200元錢送到了社區,硬塞到社區王書記的手裡說:『你們這是在為我們居民做事,這是一名老黨員的一份心意,社區一定得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