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電 日前,記者從職介部門了解到,以往經常用在城市『白領』身上的『跳槽』一詞有了新對象,一些農民工已經加入到『跳槽』行列。隨著工作能力和知識的增長,農民工『跳槽』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新工作,遠離粗活兒。
記者在撫順街人纔市場了解到,節前,很多餐館企業、工廠開始出現『用工荒』。有的用人單位招聘農民工乾裝卸工、學徒工等,月薪加各種福利待遇近千元,但應聘者寥寥。據部分用工單位負責人透露,員工紛紛『跳槽』是他們急於招工的主要原因。『跳槽』後重新找到工作的肇東女孩小悅說,她3年前來哈打工,一直從事餐飲行業。她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所工作的飯店規模不夠大,難有發展空間,所以『跳槽』繼續『充電』。汽修工小於講,他從小學徒乾起,這次求職之前已在2家單位工作過。他表示,自己現在『有師傅的水平』,當學徒時每月只掙三四百元,此次求職報出月薪2000元的身價。
對於部分農民工『跳槽』的現象,為民免費就業中心的王主任說,以前,農民工進城務工因技能匱乏,找工作不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只能乾一些裝卸工、洗碗工、雜工等簡單活兒或『粗活兒』。現在,『我要找份活兒』這種千篇一律的開場白逐漸被『我要做電焊工』、『我會縫紉』、『精修家電』等求職訴求替代。
據了解,隨著工作經驗增長,或是不斷學習計算機、財會等知識,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工掌握一種或多種專項技能,『跳槽』尋求新機遇、新發展,求職顯示出明確的目的性。
業內人士提醒想要『跳槽』的農民工,選擇『跳槽』前一定要有『硬本事』,同時還要考慮新環境、新人員和新業務帶來的問題。否則,盲目『跳槽』必將產生不適應性和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