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春天的故事之 婆家、娘家、小家,過年時節何處為家
2007-02-19 01:02: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呂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9日電 題:春天的故事之 婆家、娘家、小家,過年時節何處為家?

  記者:呂博

小兩口大包小裹回家看父母(攝影黃健)

  中國人講究個雙喜臨門,新婚加新年,該是雙喜臨門了。但是,雙喜真的臨門的時候,最愁的是不知道究竟進那個門——在娘家過年還是在婆家過年,對於那些新媳婦兒,還真是個大難題。

    『小』丈夫的『大』決定

  『去年最高興的事兒就是娶了個好媳婦。』提起新婚妻子,去年2006年10月結婚的網絡工程師崔先生一臉興奮。『今年是我們婚後的第一個春節,究竟去什麼地方過年,讓我有點犯愁。妻子是獨女,從來沒有離開父母過年。我是最小的,剛結婚時,媽媽就說,這下家裡人可齊全了。說者無心,可我知道媽媽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按我們那的風俗,媳婦是要在婆家過年的,媽媽想要過個團圓年的願望並不過分。可我怎麼能要求妻子一定跟回我家過年呢?』

  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既然進了崔家的門,就是崔家的人,回婆家過年,理所當然。』她的話讓我感動,我也更感謝岳父岳母給我這麼個賢惠的媳婦。

  打電話告訴爸媽我們回家過年,初二再走。妻子很吃驚地看著我,『不多住幾天,能行麼?』我對她說:『你這麼理解我,我總不能讓岳父母孤獨地過年啊,讓你開心就是我的責任,初二咱就回你家。』

  話雖然這麼說,小崔的臉上還是流露出了絲絲遺憾,為了春節,為了回家,短短的7天裡,他們要在3個城市之間穿梭,說實話,這個假期不輕松。

    累並快樂著的新媳婦

  一想到要過年了,在電信企業工作的小周就會不自覺地笑,今年她第一次盼望過年。

  小周的父母早年離異了,她和妹妹跟母親一起生活。可父親一直資助她們姐妹上學,從小學到大學,到工作,父親一直節衣縮食地在盡著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每年過年,對小周來說真個是年關。

  大年三十,她和妹妹要在父親家待到5點左右,然後又匆匆忙忙去媽媽家。走早了,爸爸不願意;回去晚了,媽媽又埋怨。每年在回媽媽家時,坐在空曠的公交車上她都會哭一場。

  2006年10月,小周嫁人了,妹妹也大學畢業,到廣州工作。今年春節,媽媽惦記妹妹,要去廣州過年。

  她和愛人很早就和公婆說好了,邀請他們來哈爾濱過年。親家來了,小周的父親也願意去她們的小家過年。所有的牽掛都沒有了,小周和愛人穿梭於各大商場,辦年貨。累並快樂著,小周就希望這個年能早點到來。

  『過來人』春節萬花筒

  世界是個萬花筒,對於大多數已經成家的人,過年有著他們自己的方式。

  『我老公很疼我,也很體諒我,每逢過年過節他都會陪我回娘家過年,』在搖籃乳業上班的趙妍幸福地說。結婚4年來,老公每年春節都雷打不動地陪她回寶泉嶺的娘家過年。

  趙妍也是家裡的獨生女,婆家在哈爾濱市裡,娘家卻在外地。結婚以前,老公焦先生就承諾,每年都會陪她回娘家過年。焦先生說:『夫妻間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我們兩口子隨時都可以見到我父母,但她就不一樣了。她父母還沒退休,又不能到經常到哈爾濱來,所以每到過年過節我們都會回去。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這樣做,結婚4年了,從來沒有改變過。』

  小彭說,我們夫妻倆都是哈爾濱人,工作忙,壓力也大,平時也不開火,婆家蹭完,娘家蹭。從結婚到現在3年了,我們每年利用春節期間去旅游,然後給雙方老人帶回當地的特產。既不為去哪家過節費神、傷和氣,老人也樂得清淨,我們也放松了身心,回來後,可以更好地工作。

  莫女士五一、十一會和愛人去婆婆家過節,所以過年愛人陳先生會欣然地隨其回自己家過年。陳先生有自己的『理論』:三個黃金周,在我家過2個。再說,在岳母家過年,我還不用乾活,這『劃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專家:過年,只為高興

  黑龍江大學楊平教授認為,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無論選擇去誰家過年都沒有錯誤。春節每個人都想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這是一種孝心的表現。思念父母的理由都是相同的,孝敬父母的方式卻可以各有不同,夫妻雙方向父母表達愛意時,應該注意溝通、協商。先到誰家後到誰家,這並不表示誰更有孝心。其實無論到誰家過年,只要高興就行。

  社會問題專家吳先生則這樣總結:春節的核心是團圓,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這個核心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隨著婚姻自主程度的發展,多角家庭出現了。隨著社會流動的自由,家族成員比鄰而居的情況越來越少。尤其是當『80後』一代長大成家之後,究竟用什麼樣的形式去實現春節的團圓,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理解團圓,顯得相當的重要。同時,吳先生認為,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他認為春節的核心勢必產生轉型,呼吁保護春節,並不是杞人懮天。

責任編輯: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