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電 題:2007春運印象——春運表情之變
記者黃健
不管你頭疼與否,每年這個時候,號稱世界上最大的人口遷移都要在中國進行。這人潮湧動的40天,不但是對海陸空運輸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人心的檢驗。大家都期待春運像春天一樣溫暖,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是構築『和諧春運』的一分子。經歷了一年又一年春運的人們的感覺著變化,享受著變化。
從煩躁到平靜
姜學民的回憶開啟於20年前的這個時候,盡管他在火車上工作了幾十年,但回想起剛剛啟動民工潮的那幾年還是束手無策,面對如潮水般的人流最大的感覺就是煩躁。
『上世紀80年代初的春運,簡直就像一場噩夢一樣。每年的春運我都覺得自己心情煩躁不安,民工潮襲來把候車室和列車上所有能站的地方全都擠滿了。工作的繁重與緊張讓人的心情變得煩躁,自己很難調節好狀態。姜學民感慨地說。
姜學民回想起這些的時候感觸特別深。他說,看著民工有的挑著扁擔,有的背著大包小包,帶著孩子和老人在湧動的人潮中掙紮。民工臉上的那種無助、惶恐的表情,讓人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怎樣能夠更好的把工作變成快樂,讓自己的付出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愉快的度過春運。姜學民努力積極的調整好心態,用真誠的微笑和幫助把四面八方的旅客安全的送到目的地。
從惶恐到自信
梁超的家在四川的農村,13年前剛到哈爾濱打工時在建築工地乾活。十幾年過去了,梁超成了某川菜酒樓的大廚,生活越來越好的他感覺著變化,享受著變化。
『從前我也像其他進城務工的農民一樣,大包小裹的排隊買票回家過年。覺得自己是農村來的,總是比城裡人低一大截。每次春節回家沒有硬座就買站票,站在列車車廂的過道上,要不就乾脆躺到人家座位下面,那感覺就像死過一回。現在生活好了,兜兒裡的錢也多了,買臥鋪回家,還能買好多年貨回家孝順爸媽。去年給爸爸買了部手機,現在聯絡起來方便多了。過年回家再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變得輕松又快樂!』梁超自信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