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電 大年三十,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兒童福利院,在這裡與數百名孩子共同體味著與普通家庭一樣的『年味』。
八菜一湯有魚有蝦
下午16時,福利院的大門緊閉,偌大的操場靜悄悄的,不見一個人影。
門衛用對講機與主管溝通後,記者進入主樓,纔發現熱鬧原來在這裡:大樓裡張燈結彩,孩子們快樂地跑上跑下。在餐廳,一半的餐桌已用完餐,記者見到桌上是八菜一湯,魚、蝦、排骨、烤鴨應有盡有,而且每張桌子都剩下了不少菜。
孩子們的衣服都是裡外三新,數百名孩子,記者見到只有二三名孩子的衣服是重樣的。院裡的老師說,給孩子們買衣服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盡管是在福利院,但是要讓每個孩子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就像在自己家一樣,避免整齊劃一。
被『爸媽』領回家過年
生活在兒童福利院的孩子,生活條件雖然不錯,但是沒有父母、缺少家庭的他們,與正常孩子畢竟有太多的不同。
10歲的月月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她的『媽媽』是福利院食堂管理員張新華。臘月二十八,張新華就將月月接到自己的家裡住,讓月月感受家的溫暖。據了解,像月月一樣,福利院有40餘名孩子都被院裡的『媽媽』或『爸爸』接回家過年,她們像正常的孩子一樣享受著『小家』的快樂春節。
『我在部隊挺好的』
吃過晚飯後,孩子們在院裡放了一會兒鞭炮。18時,院裡組織的聯歡會開始了。孩子們吃著糖果,表演著自編自導的節目,收獲著玩具、生活用品等小禮物,也收獲著快樂。
這時,福利院院長陳靜的手機響了:『陳媽,我在部隊挺好的,給你們拜年了,也給弟弟妹妹們拜年了!』原來,打電話的是洋洋。洋洋是個棄兒,從小在福利院長大,去年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女兵。洋洋說她最大的心願是,畢業後回福利院工作,返哺社會。據了解,目前福利院已走出十餘位大學生,春節他們都照樣在此過年,因為這裡是他們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