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2006年度國家科技獎各獎項27日揭曉,國家最高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四個最重要的獎項皆『名花有主』。
李振聲獲得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和『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2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超精密特種形狀測量技術與裝置』1項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裝置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發明),『殲十飛機工程』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本次是自設立國家最高科技獎以來,首次出現四大獎項無一『空缺』的局面。
哈工大獲技術發明一等獎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開始設立。
1、首屆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共同獲得。
2、黃昆、王選榮獲2001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3、金怡濂榮獲2002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4、劉東生、王永志榮獲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5、2004最高科技獎首次空缺。
6、2005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者葉篤正、吳孟超。
歷屆最高科技獎得主
五大國家科技獎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我國設立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