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電 富裕縣在發展農民職業教育中,注重市場需求,重點發展農學、畜牧、計算機、美術、裝潢、旅游、禮賓服務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效益取得明顯成效。
該縣農業技術高中至今已培養出17屆共3864名畢業生,其中有半數以上成了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該校畢業生黃海聯回到友誼民族鄉永久村務農,在村裡第一個辦起了蔬菜大棚。並帶動幫助全村80%以上的農戶發展起棚室蔬菜生產,全村年增加收入近百萬元。同時,這所學校還有568名學生考入對口大專院校、187名學生考取了國家公務員,200多人成了鄉、村乾部,60多人被授予縣級以上勞動模范和種、養業高產大王。2006年,該校被評為『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
近幾年來,圍繞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三大主題,富裕縣一方面發揮縣農業技術高中、鄉鎮綜合中學和『成職聯校』的作用,每年對上萬人次農村勞動力進行種、養技術和其他方面的培訓;另一方面,利用『科普之冬』的平臺,因戶、因人而宜的搞農民技能性培訓。
為確保農民職業教育不斷發展,每年全縣上下都層層簽訂《責任狀》,而且做到獎懲嚴明。縣委、縣政府還堅持做到了農民職業教育經費優先審定、優先劃撥。『十五』期間,全縣用於農民職業教育的經費近2千萬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