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重修屋頂 金箔彩繪 整修院牆:哈爾濱文廟要大修!
2007-02-28 14:49:0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8日電 題:哈爾濱文廟要大修了!

  哈爾濱文廟,在全國僅次於北京和山東曲阜孔廟,是東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一座孔廟,現為省民族博物館館捨。1996年,哈爾濱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年6月,又和731遺址等5處單位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春節剛過,哈爾濱文廟傳來好消息,1929年至今未曾恢復原貌的哈爾濱文廟將重新煥發金碧輝煌的盛景。

  文廟是哈爾濱的故宮

  哈爾濱文廟,是哈市唯一的仿清代建築風格古建築群,從1926年開始建造,歷經三年落成,由政府和中外人士募捐集資73萬餘銀幣修建,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題寫的碑記至今完好如初。簡單說,哈爾濱文廟分為前、中、後三個院落。面闊11間,在全國的孔廟中獨一無二,北京和曲阜孔廟大成殿僅為面闊9間。文廟的主體建築物,采用了我國廟宇建築最尊貴的『黃琉璃瓦』,彩繪也使用了最高檔的『金龍合璽』形式,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築規格,屬於皇家建築,可以說文廟是哈爾濱的故宮。

  同時,哈爾濱文廟又是哈埠最深厚的文化底蘊之所在,還有如『沒開正門之謎』的傳說和『倒走狀元橋』的民俗等。文廟有著近80年的歷史,飽經滄桑。它剛剛落成不到兩年,日本帝國主義就鯨吞了東北。這座傳授儒家文化的聖地,從此淪為侵略者販賣精神鴉片的場所。1946年哈爾濱解放以後,文廟又先後被當做哈爾濱醫專、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圖書館和省軍區的倉庫。1985年,文廟前又多了一個牌子: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

  文廟屋頂漏雨蓋苫布

  文廟第一怪,琉璃瓦苫布蓋;文廟第二怪,廊柱裹著塑料布。文廟的破敗窘狀,令游客不願光顧。如今,文廟最為壯觀的大成殿金頂上長滿蒿草,彩繪殘缺不全,漢白玉欄杆已經傾斜,古建築的窗櫺也因陋就簡地補成了現代的格調。記者了解到,就建築格局而言,破壞最嚴重的是崇聖祠。這裡曾做過學校和倉庫,為了擴大使用面積,人為地把殿前的廊柱砌成了屋牆。同時,文廟的安全防火措施還停留在『古代殿前兩個大水缸』加兩個滅火器的時代。監控、噴淋設施等還是空白,燈飾化更是奢望。

  記者從省文化廳了解到的信息是,近20年間,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分期投入維修經費約710萬元,改善了文廟的保存狀態。但目前,古建維修資金缺口達千餘萬元。省民族博物館館長龐學臣表示,哈爾濱文廟建築保存完好,院落非常完整,不需要做大手術,但需要大美容。

  修舊如舊原貌恢復

  自2006年5月起,哈爾濱文廟開始修繕,對三院中一院內的圍牆、掖門、東西官廳和德配天地等三座牌樓進行了粉刷。因哈爾濱不適合冬季施工,上級部門劃撥的100萬元大修資金和國家文物保護部門的修繕資金將在今年3月開始派上用場。

  目前,哈爾濱文廟修繕小組已成立,成員包括文保專家和監察人員等,修繕原則只有一個:修舊如舊,原貌恢復。令人振奮的是,不僅修繕資金有了眉目,而且手繪於1926年以前的26張哈爾濱文廟規劃施工圖也已經找到,這為文廟的原貌恢復提供了依據。3月底之前,面向全國招標的施工隊將進場,預計今年6月底先修復二院東西廡的屋頂,接下來將進行彩繪的修復。

  如何修舊如舊?采用傳統工藝。記者了解到,文廟彩繪為清代創造的構圖繁密、大面積貼金,即金線大點金的『金龍合璽』彩繪,今年在修復時將采用北京故宮修復的金箔,而不會采用現代的金粉。

  此外,歷史的原因使得文廟沒出狀元不設正門的傳統保留至今,因此今人也沒有必要開正門,但按照古建築遵守對稱的原則,現在有東壇門,就該在對稱的位置開設西壇門。開設西壇門需要門前修路用地的想法也得到了省軍區的支持,現存1000米長的宮牆也有望在年內修復。利用文廟打造傳統文化傳承的系列文化活動也在醞釀之中。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