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電 春節過後,記者從省農委獲悉,今年黑龍江省備春耕生產總體形勢很好,至少有5個有利條件。
一是中央和省支農惠農力度加大。中央和省裡都進一步加大了支農惠農力度,黑龍江省明確提出2007年各級財政支農投入增量、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三個繼續高於上年』,國家對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優先用於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對『三農』的投入。
二是農民發展生產積極性持續高漲。去年秋冬以來,全省已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5.77億元,新打各類機電井5267眼,新建塘壩32座,新建蓄水池209處,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3萬畝,抗旱能力有新的提高。農機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省新購買大中型拖拉機6000多臺,農具10850臺件,同比均增長10%以上。全省深松整地首次突破3000萬畝,80%的秋整地達到待播狀態,為今年適時播種奠定了基礎。
三是生產投入能力進一步增強。去年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自我投入能力增強,金融部門也加大了對農業生產的投入。預計今年全省備春耕生產資金投入可達到289億元,較上年增加20多億元。
四是生產物資准備充足。全省現已儲備種子54萬噸,化肥225萬噸,柴油12萬噸。各類物資貨源足,質量好,品種全,化肥價格穩中有降,完全可以滿足春耕生產需要。一些農民在去年11月初就開始准備種肥等生產物資,較常年早1~2個月時間。目前,全省種子、化肥等生產物資已下擺到戶30%以上,較去年同期快5個百分點。
五是種植業結構趨於合理。全省種植意向基本確定。據初步統計,四大糧食作物總體呈『三增一降』趨勢,即:玉米、水稻、小麥增,大豆降;高效經濟作物、飼料飼草作物呈增長態勢。其中玉米可發展到5000萬畝,水稻可發展到3300萬畝以上,小麥面積發展到400萬畝;大豆面積將減少600萬畝左右。
盡管有利條件很多,但今年再奪農業豐收的不確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視。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極端性氣候可能增多,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如春旱、病蟲害呈偏重發生、夏季低溫等。據預測,今年3~10月黑龍江省氣溫將正常略低,夏季可能出現低溫時段,對作物生長發育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