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電(記者印蕾)全國人大代表作為來自老年醫療戰線的代表,對老年人就醫難問題有著深刻的體會。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在即,尤全喜代表告訴記者,他將帶著『加大醫療設施投入,緩解老年人看病難』的建議參會。
![]() |
尤全喜 |
【代表觀察】
尤全喜介紹說,最近,哈爾濱市老年醫院跟隨哈爾濱市老齡辦,對1萬名老年人健康及就醫情況開展了一次大型入戶調查活動,雖然活動還未結束,但一些數據已經令人震驚。調查顯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較10年前上昇了4.5%,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和骨關節發病率最高,萬名老人中患病能夠及時就醫者為51.8%,在48.2%有病得不到及時醫治者中,近20%的人因沒錢治療被擋在了醫院大門外,其餘的人因就醫不方便和為省錢選擇去藥店買藥吃,自己當起『醫生』,由於一些老年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因病致窮的家庭在增多。幾乎所有被調查者在建議和希望一欄中寫下這樣的呼聲,『國家應要求各級政府加大老年人老有所醫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對大病患者給予適當的醫療救濟金或減免費用。增加老年病醫療機構數量,提高服務質量,方便就醫。』
哈爾濱市目前全市老年人口已突破113萬,佔全市總人口比例的11.98%。而面對百餘萬老年人口,全市專門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的規模醫院僅有一家,且設備老化、技術落後,難於應對老年患者的就醫需求。這樣的問題在全國也普遍存在。
據統計,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為1.44億,佔總人口11%以上,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個億,佔總人口的7.7%,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老齡化社會的標准。到本世紀中葉,65歲以上老人將達到3億左右,60歲及以上者將超過4個億。老年群體驟增的嚴峻形勢,不僅加大了老有所醫的社會壓力,老年醫療機構設施落後,專業人纔青黃不接,服務體系缺失斷檔的現狀使老年人就醫難問題越來越突出。
【代表建議】
1、政府積極籌資,加大對老年醫療機構建設資金的投入,大中城市都要設立一至兩所設備先進,條件優越的現代化的老年醫院。有條件的城市應考慮設立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正式啟動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沒有條件建設新型醫院的城市,當地政府應在財政設立專門資金,用於對原有老年醫院的翻新改造和設備更新。
2、省、市政府每年應從財政預算中劃出專門資金,對老年醫療機構給予適當的補貼,這筆錢主要用於減免部分老年人就醫費用和困難家庭。對沒有收入和工作的老年人建立醫療互助金制度,降低就醫門檻。
3、提倡市級老年醫院在社區開辦老年診所,此舉可以有效解決老年人就醫難問題。許多老年人因年齡大、行動不便或醫院離家遠而耽誤治療,而在綜合醫院就醫人多而且耗時間,如果能根據老年人的數量,在各區域合理設置老年診所,聘請專家出診,使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最便捷、最好的就醫服務。此舉可謂改善老年人醫療服務的有效途徑,也有利於合理利用衛生資源。
4、大力推出電話叫診、家庭病休、家庭保健、康復指導等服務,收取適中費用,此舉能夠大大緩解老年人就醫貴、看病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