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電 (記者 孫曉銳)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的生態淨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針對我國濕地面積日益萎縮的現狀,我省政協委員呼吁國家對濕地保護工作應及時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趙迺岩說,目前,我國濕地面積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濕地生態用水得不到滿足,而濕地水資源缺乏與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濕地保護和恢復的前提是濕地水資源的保護與恢復。同時,現存天然濕地大都地處經濟不發達地區,地方政府無力承擔濕地保護的投入,濕地保護只有工程投入,關系濕地保護可持續發展等根本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趙迺岩建議,國家需從濕地保護的長遠出發,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建立濕地補給長效機制,使濕地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這是我國濕地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對於面臨嚴重缺水威脅的國家重要濕地要進行生態補水。
![]() |
全國政協委員趙迺岩 |
全國政協委員馬國良說,濕地是地球的腎,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在濕地保護遇到了一些問題,遇到的主要問題就是范圍縮小、有些濕地乾化,國家應增加投入保護濕地,不讓其退化。
![]() |
全國政協委員馬國良 |
責任編輯: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