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電 8日,媒體刊發《半年要學一年半的課》一稿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記者就讀者關心的諸多問題走訪市、區兩級教育部門時,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為何『五四學制』用『六三學制』教材?
市教育局基礎二處有關負責人:2002年9月,國家、省教育部門要求哈爾濱市選定『一區一縣』作為省級課改實驗區,南崗區因基礎教育領先,被批准在全市率先實施新課程實驗。當時,哈爾濱市城區小學已普及小學5年、初中4年的『五四學制』,但國家指定待選的六七種版本的課改教材卻全部為『六三學制』。經研究決定,在『五四學制』的課改實驗學生中把『六三學制』課改教材推行到底,讓學生在初一時完成全部的小學教學內容。去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纔編制出『五四學制』課改教材(初中部),秋季開學後哈爾濱市城區初中一年級已開始普及應用。
為何小學5年級下學期『補』6年級課程?
市教育局基礎二處相關負責人:去年,哈爾濱市城區初中普及『五四學制』課改教材,今年即將小學畢業的南崗區5年級小學生面臨著繼續使用『六三學制』課改教材還是選用『五四學制』教材的選擇。選擇前者,不會增加5年級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進程也行得通,但這批學生將比其他區的2007年小學畢業生少了一年學習初中課程的時間,在昇學考試中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難題,會讓家長、學生產生心理壓力,造成不穩定。同時,在南崗區跨區就讀的學生要回戶口所在地讀初中,也無法適應其他區的教學內容。
如選擇第二套方案,即讓這批學生到初中後和其他區學生一樣學習人教版『五四學制』課改教材,把未完成的教學內容放在小學完成,則語文學科不存在知識銜接問題,數學學科需要補充40學時。這樣,學生在小學的最後學習階段要比平時緊張,但能夠保證南崗區首批參加課改的小學生不出現知識遺漏,又與其他實行『五四學制』的城區學生在學習進度和教材使用上保持一致,有利於全市的教學指導和中考命題,確保中考競爭的公平、公正。
『補課』是否影響到學生的作息時間?
南崗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根據『補課』方案,5年級下學期的總課時保持不變,取消綜合實踐、校本和地方課程3項課改新科目,增加的42課時全部補習6年級數學知識。此外,音樂、體育、美術和計算機等教學科目保持不變,上午半小時、下午半小時的『大課間』休息時間也不會改變。區教育局要求各校的到校、放學時間不得提前或延後,學生到校時間為早8時之前(周一昇旗日除外),離校時間不得晚於16時30分,保證學生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為何『補課』方案不盡早實行?
市教育局基礎二處相關負責人:去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制出『五四學制』課改教材,當時只有初中一年級上冊,全部共8冊教材(送審版)在去年10月通過郵件快遞送達哈爾濱市教育主管部門。此時,今年即將小學畢業的南崗區5年級小學生使用的北師大版的『六三學制』課改教材的小學6年級部分還未出版,無法與新的『五四學制』課改教材初中部進行比對,確定『補課』內容和進度。今年1月初,小學6年級第十一冊和第十二冊全部出臺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研究確定了『補課』方案,並在今年寒假期間對南崗區教師進行相應培訓。
『半年要學一年半的課』教學質量能否保證?
市教育局基礎二處相關負責人:南崗區有關專家幾經梳理發現,課改教材的知識體系有前後滲透、重復出現的特點,5年級學生已學知識與6年級教材的教學內容有很多重復之處。所以,『補課』不是按照6年級第十一冊、第十二冊教材進行逐章、逐節補習,要求學生『半年要學一年半課程』,而是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把他們沒有學過的新知識,即數學部分的圓、百分數、比和比例等6年級教學內容重組、編排,進行教學。此外,語文部分不需要補習。
據了解,這場『補課』風波涉及了南崗區60多所小學的1萬多名五年級小學生。他們的學業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該如何完善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