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對待精神疾患應有人情味兒 有關人士:治療、護理問題有待加強
2007-03-09 15:52:0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衝 劉治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9日電 精神病患者家屬打來電話對記者講述自己家庭的不幸。他們希望全社會都來重視這一問題,優化精神病人的就治、生活環境,充分體現出人情味兒。

  非暴力也令人頭疼

  談起精神病患者,開出租車的張師傅認為:『對有些間歇性發病的病人,家屬也一定要好好監管。』原來,大年初三張師傅開車溜活時,上來一位衣著光鮮、手持高檔手機的青年女子,表示要去天津探望住院的父親。談好價錢,張師傅和助手將車開過沈陽,忽然發現該女子精神異常。使用該女子的手機與其家人取得聯系,兩個人又將該女子送回哈市。

  患者就醫有盲區

  家住香坊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26歲的時候因為與單位同事不和患上了抑郁癥,10年來為了給女兒治病,她幾乎走遍了全市的精神科診所。王女士說,目前,哈爾濱第一專科醫院是黑龍江省唯一的精神病專科醫院。此外,哈市還有多家個人診所,治療效果卻不甚理想。特別是很多個人診所,病人看病,醫生甚至不問病情、不做檢查直接開藥,而至少1200元一療程的藥物卻幾乎無效。據王女士介紹,一些患者家屬甚至有病亂投醫,請人『跳大神』來給患者治療。不但於事無補,而且越治越重。

  護工缺乏專業知識

  去年,因上大學的女兒突然發病而到某醫院治療的王娟(化名)女士告訴記者,醫院的護理工作實在談不上讓人放心滿意,為此家裡條件好點的就直接在外面僱人來照料。有一個患病10多年、幾乎一直住院治療的男病人,家裡僱了人來看護。受僱的護工根本就不懂如何照顧精神病患者,病人腰帶沒系好換來的是護工的責罵,吃飯時湯灑在身上更要大罵不止。這種看護方式,只會讓患者對正常人、對生活更加恐懼,根本不利於病人治療。

  記者從勞務市場上了解到,目前,對精神病癥有了解的保姆、護工基本沒有,而普通的受僱者很難照顧好病人。

  家屬應受法律約束

  記者了解到,面對來自家屬方面的困擾,公安機關也有苦難言。由於家屬不配合,很多嚴重的狂躁型精神病患者無法被強制治療。每當他們發生傷人、縱火等惡性事件,面對公安機關的要求,家屬出於經濟條件、家丑不可外揚等方面的考慮,往往拒絕簽字,不肯送患者就醫。有關人士認為,如何使患者家屬受到法律約束,有效解決好這方面問題,應該引起關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