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昨天召開的『綜合整治道外區空車配貨市場秩序表彰大會』上獲悉,下一步哈市將通過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以辦事處及社區為主的群防群治管控機制等措施,徹底根治空車配貨市場存在的問題。空車配貨企業必須經過交通、環保、房產部門的審核後纔能到工商部門領取營業執照。
會議指出,此次整治空車配貨經營秩序初見成效,但是影響市場長效管理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為:小件寄存的界定和規范管理問題,行車線路管控和規范問題,室外停車場設置問題,留在市區且持有合法手續的物流市場規范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立法提前介入,出臺地方性法規,對空車配貨市場進行明確約束,將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發展軌道。
首先,根據源頭把關的原則,交通、工商、環保、房產、稅務、物價、公安等管理部門將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空車配貨企業在交通、環保、房產部門審核資質、登記備案通過後,工商部門方可給其發放營業執照。稅務、物價、公安等部門應在空車配貨業戶經營過程中進行監督、管理,實行定期匯報制度。對市區內已有合法手續的空車配貨站,年檢時按照聯席會議制度從嚴把關,出現問題停止其經營資格。其次,成立常設管理機構,加強日常管控。根據長效管理工作需要,市政府及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委托管理機制,委托區級行政單位、管理部門行使管轄權,抽調工商局、交通局、交警隊、公安局、城管局及行政執法局人員組成常設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對本轄區主要街路進行巡視和定點看守,及時處理違章經營空車配貨的行為。
同時,建立以辦事處、社區為主的群防群治管控機制。由辦事處和社區對轄區內的庭院進行封閉式改造,安裝限制貨車隨意出入裝置;利用數字化監控設備和移動微波車對主要街路的整治成果進行定點監控和移動監控;由交警隊、交通局、行政執法局聯合實施對空車配貨車輛的管理,在入城口標明大型載重車輛限時、限行、限載的標識,標注行駛路線。由交警隊在相關路段設立禁停禁行標志,由交通部門對市區內距離居民區較近的配貨市場重新審批,令其遷移。工商局要加大查處力度,對以有手續為借口不遷移的業戶,年底不予年審,對無任何審批手續的業戶予以堅決取締;堅持基礎設施優先『上馬』理念,切實抓好大型物流市場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監管、檢查三個關鍵環節,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綜合效益。
哈爾濱市綜合整治道外區空車配貨市場秩序行動從2006年10月底開始,在歷時4個多月的『戰役』中,完成了轄區內主要街路的清理工作,街面違章停車和違章理貨現象基本杜絕,包括濱江街、保障街、七道街在內的13條受空車配貨影響嚴重的街路全面打通。在道外區原有570餘家配貨站中,目前已經有80%空車配貨業戶進入了神州、神通、龍運等合法物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