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1日電 很多駕駛員肯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夜間行車時,突然被迎面照射過來的車燈強光晃得兩眼昏花,這種危險度不亞於閉著眼睛開車。眼下,許多車主私自將車燈改裝,換上了亮度極強的氙氣燈,人為造成交通隱患。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有的法規在管理上對這種超強車燈『束手無措』。
氙氣燈幾百元裝一套
記者查詢了相關資料:氙氣燈是采用無燈絲高壓放電,與一般鹵素車燈相比,亮度增加三倍,投射范圍既遠又廣,因此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汽車照明。但由於不規范的安裝使用,這種先進的車用照明技術屢屢成為制造道路『光污染』的罪魁禍首。
一位資深汽車改裝專家告訴記者,氙氣燈作為一種先進的汽車裝備技術,早已被廣泛應用。既然是先進技術,為何市民和很多駕駛員對此卻頗有非議?原來真正造成道路『光污染』危害的,是不規范安裝的氙氣燈,以及隨意閃燈、私自增高燈光角度等缺乏駕駛公德的濫用燈光行為。據這位汽車改造專家說,由於一些車主單純追求高亮度,選用的氙氣燈泡與原鹵素燈泡的大小、尺寸都不同,發光部分偏離了焦點位置,使車燈出現不聚光、無正確遠光等嚴重的負面作用,從而影響對面行人、車輛的安全。同時一些改裝操作變更了原車電路,很容易導致超負荷短路起火,甚至可能引起汽車自燃等事故。
由於氙氣車燈明亮度更好,因此很多私家車主對給自己的愛車做『眼科手術』樂此不疲,而哈爾濱市很多汽修廠和汽車配件商店也都有出售或者改裝氙氣車燈的業務。
采訪中,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宣化街的一家汽修廠,聽說記者想改裝氙氣燈,該汽修廠的一名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呼:『可以啊,我們有幾種不同價位,從幾百元到一千元不等,還有幾千元的,你可以自由選擇。』據這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改裝後車燈的亮度至少比普通車燈亮幾倍,強度最大的一款其亮度是普通車燈的十幾倍,『保證讓你的車更炫、更酷!』
車燈亮度缺少法律監管
改裝的強光氙氣燈存在安全隱患,但記者隨後采訪相關部門,卻發現目前對於氙氣燈的監管無據可依。《道路交通安全法》只對如何使用燈光有具體規定,比如變換車道時應打轉彎燈,在150米距離內會車應該關閉遠光燈等,但對於燈光亮度卻沒有規定。
那麼在對車輛進行審驗時,能否對燈光的亮度做出要求呢?機動車檢測站相關工作人員稱,目前檢測站執行的標准對車燈發光強度只設有下限,沒有上限。目前,能查到和汽車前照燈『過亮』有關的國家標准是國標GB4599—94《汽車前照燈配光性能》,該標准要求車輛『近光、遠光的亮度不炫目』。但『不炫目』的標准是什麼,在實際執行中很難把握。
有法律界人士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這可以作為治理私裝氙氣燈的法律依據。『除了驗車時沒有單項規定外,至今國家也沒有車用氙氣燈的專項國標,而氙氣燈改裝廠家正好鑽了這個空子。』法律界人士建議,對一些不具備安裝技術和設備的小型汽車美容店為了賺錢不負責任的改裝,有關部門需制定相關管理規定。出租車司機劉師傅說,許多司機習慣開大燈實際上還是一個開車道德的問題,駕校也要在這方面多多加強教育。駕校在進行夜間培訓課的時候就應該教學員間歇性地使用遠光燈,要杜絕這種『馬路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