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電 對既有利於市場需求,又可以自謀生存之路,同時又存在佔道嚴重,擾亂城市秩序等等問題的無證商販如何管理?有關執法部門呼吁要有明確說法,他們希望借鑒外地經驗,改變目前以『攆』為主的被動管理辦法,進行合理疏導。
連日來,各區、開發區執法部門都在加強對街路秩序的管理,對無證商販、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扯亂掛、亂貼亂畫、私設牌匾廣告等『六亂』違章行為加緊清理,共取締無證商販3000多人次。其中,道裡區共清理無證商販300餘人次,尚志大街、兆麟街、經緯街等20條街路的零散無證商販,全部被疏導至附近的市場攤區、背街巷道,顧鄉大街的臨時年貨市場也已清理完畢,商販全部轉為夜市。據悉,哈爾濱市針對無證商販的清理整頓將持續到6月中旬。
記者調查發現,無證商販對執法部門的集中清理整頓早有准備。在市兒童醫院門前擺攤的孫大娘說,每年都要刮幾陣『清理風』,年節假日前管嚴了就躲躲,沒幾天就會過去,管得不嚴再回來。記者發現,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門前也聚集著不少無證商販。據商販們說,他們賣的貨超市裡沒有,所以纔有市場,並挺受歡迎,只要躲著執法人員,每天都不少掙。這對這些大多為生活拮據的貧困人員來說,十分重要。
市城管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市的無證商販少說也有好幾萬,其中不少貧困家庭、殘疾人、下崗人員。對特殊人群,執法人員在執行『五不罰、五不扣』,對進城農民也寬松對待。另外,在實際執法中,不少執法人員對無證商販以勸說、疏導為主,實際就是『攆』或不管。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城市先後向無證商販開放背街巷路,有的還成為城市一景,這些城市的經驗值得借鑒,既然不能管死就該進行有條件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