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譚志娟代表:給農技『一滴水』 還社會『一桶油』
2007-03-13 08:30:2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曹紅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電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第6版發表了題為《譚志娟代表:給農技『一滴水』還社會『一桶油』》的文章。全文如下:

  『投入農技推廣的「一滴水」,回報給農民和社會的可能就是「一桶油」。』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訥河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譚志娟認為,現代農業的實現要科技先行,應該通過完善農技推廣體系,促進農業科研成果盡快轉化成農村生產力。

  譚志娟介紹,訥河縣級農技人員的年工作經費只有500元,而鄉一級一分錢也沒有。有的農技員自備摩托車走村串戶推廣農技,還得自己往裡墊油錢,憑的是與農戶之間的個人感情。有些農業新品種或新技術要在農田裡搞示范,往往因為缺少經費而夭折。『防治馬鈴薯晚疫病,以前用國外的產品很貴,後來延邊制藥廠有一種產品藥效很好,去年我們本來想通過示范大面積推廣,但就因為示范經費落實不了,最終也沒能推開。』

  譚志娟說,現在國家的項目資金比以前多,鄉一級農技機構正從前些年的癱瘓狀態中被逐步激活。以訥河來說,這兩年國家先後為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投入450多萬元,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及提高土地產出發揮了明顯的效用。『但這些項目資金都是專款專用,對農技工作的總體而言,不能說有項目的就做,沒項目的就不做。』譚志娟認為,各級政府應該建立長效的投入機制,財政劃撥專項的工作經費,真正把基層農技隊伍激活起來,把農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發揮出來。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