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消費和諧,來自『3·15』理性聲音
2007-03-15 06:08:3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 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5日電 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花高價購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但在銷售櫃臺,一些商家既不提供相關認證證書原件,也不見復印件。消費者不免擔心:『好價錢買的真是好貨嗎?』———商家,請給消費者知情權

  普通帶皮前槽肉每公斤11元錢,而價簽上標有『有機』字樣的豬前槽肉每公斤價格為26元。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花高價買健康,但記者調查發現,哈爾濱市一些商家在銷售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時,並未向消費者公示相關認證證書,百姓明明白白消費的知情權被商家忽略了。

  無公害豬肉未見『身份證』

  認證豬肉不亮身份、商家自稱綠色……面對越來越多『放心』與『綠色』牌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即使花了高價也不知道購買的商品是否物有所值。13日和14日,記者分別對哈爾濱市的大福源超市、沃爾瑪超市友誼路店、世紀聯華勝達店等超市的無公害及有機豬肉進行了調查。

  在沃爾瑪超市友誼路店,普通肉聯的精瘦肉餡每公斤13.8元,在價格標簽上注有『無公害』字樣的豬肉餡價格為每公斤17.8元,價簽上寫有『有機』字樣的豬肉餡為每公斤20元。在銷售櫃臺,記者未發現任何相關的認證資料和標識。

  消費者在消費之前,如何纔能知道這些商品到底是不是有機肉或無公害肉?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少有商家給消費者提供材料證明。沃爾瑪超市友誼路店的一位男售貨員告訴記者,他們所銷售的有機豬肉是吉林普康的,在商場過完秤後會在包裝袋上加貼帶有『中國有機產品』標識的標簽。而按規定,有機產品的銷售專區或陳列專櫃,應在顯著位置擺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復印件。13日上午10時左右,記者發現,購買這一商品的消費者包裝袋上連『中國有機產品』標簽都沒有。記者在該超市購買的大慶綠野公司的無公害肉也沒有加貼任何標識。省綠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有無公害肉標識的商品等同於普通商品,商家沒有理由按無公害產品的價格銷售。

  『放心』牌發放混亂

  國家規定,無公害產品由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綠色食品的認證機構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有機產品的認證則由國家授權的有資質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除此之外,一些打擦邊球或者自封名稱的相關產品均不是經過權威認證的產品,不能冠以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名稱。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放心品牌肉』或『綠色』生鮮肉等許多相關牌匾發放混亂。位於某市場一樓的山丫綠色生鮮肉,其牌匾是由哈爾濱綠色發展協會和麥克威生物科技公司於2006年1月10日發放的,該品牌豬肉的價格略高於普通豬肉。在義利農家放心肉的銷售專櫃,懸掛著由哈爾濱市畜牧局和哈爾濱市環境保護管理局於2003年1月28日發放的『無公害產品基地』證書,記者注意到,該證書有效期為3年。

  在南崗大福源超市生鮮肉制品專櫃前,記者詢問售貨員所售豬肉是否有檢疫票據時,售貨員沒有答復,只是說了一句『要什麼檢疫票據!』在世紀聯華勝達店,記者在櫃臺前見到了無公害肉的認證證書。

  『糊涂』的消費者怎能成『上帝』

  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消費者到底該不該有知情權?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中國有機產品國家標准》,有機產品的銷售專區或陳列專櫃,應在顯著位置擺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復印件。雖然國家對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在銷售過程中尚無明確要求,但是為了告知消費者,商家也應在顯著位置擺放相關認證證書復印件。

  市消協負責人王曉松告訴記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法律界人士認為,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有知情權,這是法律在市場經濟社會條件下相對於較為強大的生產、經營者賦予較為弱小的消費者的權利。『消費者是上帝』的口號已經喊了多年,但是連知情權都沒有的消費者真的能成為『上帝』嗎?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