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電 阿城區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扶貧濟困機制,整合社會資源,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弱勢群體生活,幫助弱勢群體自力更生。
目前,阿城城區有6787戶、12165人享受低保待遇,預計今年再增加3000戶,使城區享受低保的人口達到15000人。與此同時,阿城區積極開展農村低保。目前已有3443戶、6475位農民開始陸續領到低保金。建立健全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低保戶、五保戶、特困戶因大病住院,可以報銷醫療費用的40%。目前有3443戶農村低保戶、2318戶農村五保戶、1008戶農村特困戶享受這一政策。農村大病醫療救助經費由27萬元增加到47.5萬元。農民積極加入農村合作醫療,目前參合率已經超過80%。今年起,農民每人每年繳納10元錢,其個人每年累計最高報銷封頂線就由2006年的1萬元提高到1.5萬元。
2006年以來,阿城區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將低保標准由117元/月提高到145元/月,人均補差金額由不足65元提高到80元。2006年全年支出低保金1155萬元。由地方財政支出,為城區低保戶平均每戶減免取暖費近600元。
今年,由哈爾濱市慈善會阿城分會和阿城區總工會、阿城區教育局、阿城區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向社會發出倡議,向社會募集慈善基金,目前已經募集到350萬元。區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對特困群體的救助資金達到328萬元。這些資金統一歸集為『阿城區扶貧濟困慈善基金』統籌使用。各有關部門按統一標准和程序共同確定一般困難戶1559戶、特殊困難戶1287戶,利用慈善基金按照一般困難戶每戶500元,特殊困難戶每戶1000元的標准統一開展救助,較好地解決了資金的籌集和使用問題。
阿城區還將屬於特困戶中重大疾病、孤老、孤兒、重殘等生活極其困難的1100戶居民突出重視、特殊對待,由阿城區級四個班子領導和7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乾部職工『一幫一』結對幫扶。阿城區專門拿出20個城管護綠員、30個交通協管員和一部分衛生清掃員名額用來吸納城區特困群眾就業。民政部門設立4個愛心超市、21個救助點有效地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勞動部門向社區派駐社保員,建立社保和就業服務網絡,優先幫助低保戶、特困戶解決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