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6日電 年年3·15,年年消費者揚眉吐氣日。小到『十三香』,大到『鋁鋼窗』,消費者紛紛在3·15宣傳活動現場學驗真、假貨,如今百姓維權意識已經『無死角』。一些廠家的產品號稱『管5年』,而不到3年廠家就黃了,這說明有些人見利忘義,消費者的維權路任重道遠。而一些聰明商家見『縫』插針學雷鋒,別人的『羅爛』它也管,博取好名聲的背後,是我們身邊的售後服務『縫』太多。事後維權,怎如手握『利器』防陷阱,千餘冊『居民消費價格指南』被市民索取一空,可見學維權、能維權是當今消費者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消費者成熟的證明。
消費者學驗真、假貨
『小小十三香也有假的,如果不是專業人員現場教授識別法,今後還得上當。』昨天,來自道外軒轅小區的孫勇鋼,在中央大街3·15宣傳活動現場,認真跟工商人員學了幾招鑒別真假商品的絕活。
跟孫勇鋼一樣,在各類真假商品展示臺前都有眾多感興趣的消費者『紮堆兒』。看著自已身邊經常吃的豬肉、調料,經常使用的各種日用品,以及裝修房子用的鋁鋼窗、地板,展示出的假貨幾可亂真,圍觀的消費者無不睜大眼睛,認真聽工商人員點破迷津,為辨別真假商品『掃盲』。
在道外工商分局擺出的真假貨展示臺前,拿著『太太樂雞精』,李女士怎麼也看不出真假貨區別在哪兒。『真貨外包裝顏色深,字體清晰,食用無雜味;而假的外包裝色淡,印刷模糊,顆粒碎,食用味道不鮮有異味。』經工商人員指點,李女士重新比對,果然識破假貨『馬腳』。
為讓消費者學會鑒別假貨,工商部門把小到牙膏、十三香,大到家用電器、鋁鋼窗等商品一一搬到宣傳活動現場『現身說法』,幫市民提高維權意識。活動當天,數千名消費者在專業人員幫助下學驗『真、假貨』。
說『管5年』,廠家黃了咋辦?
昨天在中央大街活動現場,電熱水器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成為家電類商品投訴之首。
市民王世偉先生投訴,他家的『法能特』熱水器用了不到3年,內膽就漏了。買時廠家促銷員說『可以免費維修5年!』內膽漏了後他找到商場請求維修時,被告知工廠黃了,售後服務移交給一個維修中心。王世偉找到那個維修中心,人家卻讓他掏錢。王世偉覺得被『忽悠』了,並覺得賣熱水器的商場應承擔責任。消協工作人員告訴王世偉,可以到消協登記,投訴商場。
據道裡區消費者協會楊建輝介紹,電熱水器的售後服務投訴量很高。包括不少名牌熱水器在內,售後服務都委托給本地維修部,一些維修部為節省人工開支,不多養維修人員,導致熱水器出現毛病不能及時維修。
學雷鋒,別人賣的家電也『三包』
昨天在中央大街活動現場,不少關於家電的投訴都屬『陳年積案』,遲遲得不到解決。哈爾濱市一家家電商場見縫插針學雷鋒,聯手市消協承諾:過去一年之內全市賣的所有家電,出現『後患』沒人管的,不管誰賣的,這家商場都按照『三包』法規的相關規定『修、換、賠』。
雙城市水泉鄉大德村農民趙成新2006年11月在秋林公司買了一臺『康佳潔霸洗衣機』,纔用了一個月,甩乾桶電機就燒了。聯系商場,商場要他自己老遠把洗衣機送到哈市來檢修。燎原街15號居民李亞琴在家樂福西大直街店買了『半球牌』電飯煲,沒用多久電路板燒了,找商場多次也得不到解決。
針對雙城市農民趙成新、燎原街居民李亞琴長期無法得到解決的問題,市消協人員表示,已委托正陽家電商場按照『三包』法規的相關規定,盡快妥善處理。
市民攜『存貨』辨真假
昨天上午,中央大街上真假商品對比展臺、假貨曝光臺最招人,不少市民提著高檔煙酒、化妝品、名牌服裝等家中『存貨』,請執法人員現場幫忙鑒別真假,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當場就給出了答案。見此,不少市民感嘆:識別假貨,非得等到『3·15』嗎?如果平時也能得到答案該多好。
在道裡工商分局假貨曝光臺前,孫大媽拎來家藏10多年的五糧液、茅臺,商標科董旭濱幫大媽仔細鑒別後確定,這兩瓶酒都是真的。孫大媽說,酒是以前別人送的,這些年假貨多,這兩瓶酒不敢喝,也不敢送人,這回可放心了。
圍觀市民講,平時求證商品真假不知該找誰,只能自學些粗淺的鑒別知識。既然執法人員識別假貨不費吹灰之力,何不常年設立這樣一個服務窗口,既幫市民忙,還能及時獲得打假線索。
維權法規成『搶手貨』
昨天,千餘冊『居民消費價格指南』不到半小時就被市民索取一空,各類法規手冊成了最受歡迎的『搶手貨』。市民意識到,遭到侵權後再維權,不如學習法規、了解政策,提前防范各類消費陷阱。
記者在中央大街看到,物價局、藥監局、工商局各展臺前都圍滿了市民,市民爭相索取各類維權法規。道裡區孫女士在領取了一本『居民消費價格指南』後告訴記者:『該交什麼費,這上面都寫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怕亂收費的了。』她說,以前因為不懂政策法規經常上當,掉進過各類消費陷阱,今天領取了各部門的有關消費法規手冊,以後就能辨別消費陷阱了。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帶去的1000餘本『居民消費價格指南』不到半個小時就被領沒了,這上面包含了9大類涉及市民生活的各種交費項目,掌握了這些,市民可主動防范自身權益不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