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大慶破獲橫跨19省億元詐騙大案 3萬人掉進集資陷阱
2007-03-19 11:47:4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9日電 只要市民投入1200元,在第4次循環的時候便可得到一部價值1200元的手機,如果不要手機可得800元錢,一直到第30個循環,可得27部價值1200元的手機或是可得27次800元錢,再加上30個循環中100倍的業務費2000元,也就是交了1200元錢一年後可以得到23600元,這樣的好事兒讓急於一夜暴富的市民欣喜不已、紛紛投資加入循環返款。截至2006年3月,大慶警方將涉嫌集資詐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李萌抓獲時,已有19個省、92個地市的3萬餘人掉進了這個投資陷阱,涉案金額達1.466億元人民幣,此案被列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目前,警方正在對此案進一步偵查。

  舉報牽出驚天案

  2006年1月初,大慶市公安局陸續接到群眾的電話舉報:大慶市一家經貿公司以『買二贈一』的模式銷售手機,以循環30次後給予高額回報為誘餌進行融資活動。接到這一線索後,大慶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的偵查員立即對犯罪嫌疑人李萌進行監控。3月10日,警方發現,該段時間李萌大量提取銀行卡內現金,有攜款潛逃的跡象,警方立即對其監控,並對這起案件立案偵查。隨後,警方將李萌刑事拘留。

  經調查,李萌從2005年9月26日以來,以大慶市某經貿有限公司為幌子、利用香港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作宣傳,以『買二贈一』的銷售模式,循環贈送30次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向全國范圍進行大量集資。2006年3月17日,大慶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破了李萌涉嫌1.466億元集資詐騙案,其中被害群眾涉及全國19個省、92個地市,受害者達3萬餘人。

  離譜利潤定有詐

  偵查員通過對這起案件的調查,摸清了整個詐騙過程。2005年9月4日,深圳一公司給李萌寄來了香港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及香港的稅務登記副本。隨後,李萌設立大慶某經貿有限公司,作為香港公司的子公司。

  公司的總部設在大慶,在全國各個城市都設有手機連鎖店,簡稱『數碼e站』,各地連鎖店按照總公司的促銷方式運作。公司在網上宣稱,香港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獨資的大型國際集團,是國際全球戰略營銷總部,注冊資金1000萬港幣,涉足於IT產品、數碼產品、電子產品、汽車、服飾、房地產等多項銷售服務與開發。香港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9月18日在中國區域設立了總部———大慶市某經貿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銷售方式是『買二贈一』,以客戶購買貨物的時間為准,進行『買二贈一』促銷。客戶買手機,參加循環返款,總共有30個循環,第一次不得,第二次不得,第三次不得,到第四次的時候循環可得一部價值1200元錢的手機,如果不要手機可得800元錢,以後都能得到手機或人民幣,一直到第30個循環,可得27部價值1200元錢的手機,如果不要手機可得人民幣21600元,再加上30個循環的100倍業務費是2000元,這是業務員得到的,目前全國已成立400多個e站,各e站都有站長。截至2006年3月14日,已有104056份購物單,購物單有1200元的,也有3600元的。

  循環漸入圈套中

  那麼各地的e站是如何建立的?這種循環返款的方式真的會一夜暴富嗎?遼寧省錦州市的站長王強便是這起事件的受害者,因輕信投資陷阱,王強不但血本無歸,還牽連了親屬和朋友。

  2005年12月,王強在朋友的介紹下,與李萌取得了聯系,並在錦州市建了4個站。他用自己的名字建了兩個站,用妻子和女兒的名字分別建了一個站。『李萌讓我們辦理營業執照,加盟的前提條件是每個站必須從公司買36000元產品的單,只要是從我的e站買單的,每單每循環e站站長掙100元,業務員如果介紹別人加入我的e站,也可以掙每單每循環100元,如果兩個月連續發展不到40個單的,取消e站資格。』王強說。

  2005年12月31日,王強以自己的名字建立錦州某站,一共參加25人,194個單,共計225600元。在他的第二個站裡他投入38個1200元的單,共計45600元。第三個站是王強的愛人當站長,所有的業務由王強來做,王強自己投了85單102000元,總共的業務是98個單,一共是117600元,這中間公司給王強返回大約5萬元,王強賺了3萬元的站長費。第四個站是以王強女兒的名字建的,有9個人,67個單,其中有1單3600元,66單是1200元錢,共計82800元,這個站王強賺了兩萬元的站長費,循環返款約返回5600元錢。算起來,王強設立的四個站一共投入48.36萬元,而回報僅有10萬餘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向社會融資,而向市民返款的錢也是從老百姓投資的錢裡出的,開始的時候都會順利地支付返款,等到老百姓嘗到甜頭將資金大筆投入時,公司就不會再返款了。

  一位專家對李萌這種循環返款的方式進行計算和論證後對記者說,隨著加入的人員越來越多,循環返款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甚至是無限期的,也就是說等一個循環不知要多少年纔能等到,所以老百姓投入的錢基本就是打了水漂。而所謂的先期投入賺了很多錢的人多半也會進行再次投入,直到血本無歸。

  狡兔三窟終露餡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李萌被公安機關抓獲後,卻矢口否認自己的這種循環返款的集資詐騙模式。他還狡辯說:『網上做這樣的宣傳不對,後來我想把它從網頁上撤下去。』

  從2005年9月開始,李萌到吉林市、沈陽市、大連市開始集資,給群眾講課。在吉林市,他研究出了主要集資方式,一種方式是花3600元錢購買一部手機,參加30次循環贈送;另一種方式是1200元為一單,不給任何商品,直接參與循環贈送。從此打開了『集資市場』。李萌請了一些搞傳銷的人當講師,到全國各地演講,開設站點。先後在吉林市、沈陽市、大連市開辦了十多家站點。為擴大影響和知名度,他又於9月1日委托深圳市某諮詢公司在香港虛假注冊了香港某國際集團公司,公司只有李萌一人。

  2005年10月26日,李萌將大慶市某策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變更為大慶市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並先後在互聯網和報紙上做虛假宣傳,以大慶市為中心向全國范圍進行大量集資。這時,李萌的公司纔露出了真實的面目,即非法集資。為了誘惑投資人,李萌承諾10至15天為一個循環,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30個循環。

  經查,2003年8月18日,李萌還將大慶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大慶市某房地產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李萌以在大慶市開發區、哈市松北開發區投資搞項目急需資金審批土地為由,於2003年9月30日開始在大慶市講課,向被騙的群眾進行集資,其承諾投資人每投資1萬元,每月可返利息1000元,使用3個月或6個月,每月返息,到期後付本還息。李萌為了隱瞞集資行為,還與被騙群眾簽了一份『協議書』,他向被害群眾承諾合作款項由大慶市某銀行監理,實際李萌將集資款項存入銀行,用於個人揮霍,沒有賬目,並且所付利息只是口頭協議。至2003年年底,李萌共集資11萬元,為了逃避打擊,2004年4月,他將房地產公司變更為某生日策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此後不知去向。

  2004年10月,李萌以建設哈爾濱某生日廣場需要資金為由,以投入10萬元每月返還利息28%的高額回報為誘餌,時間為半年,廣泛向群眾集資,至2005年5月,李萌共集資300餘萬元,李萌只給群眾返了一個月的利息後就不知去向了。2004年10月,李萌伙同他人以在大慶建立哈爾濱某生日廣場分店需要資金為由,以投入1萬元每月返還利息28%的高額回報為誘餌,時間為一年,廣泛向群眾集資,至2005年5月,李萌共集資80萬元,李萌只給群眾返還一個月的利息後不知去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起案件的調查只是冰山一角,全國各地尚有許多群眾被騙,李萌及其公司將騙來的錢全部用於揮霍(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專家點評:

  大慶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劉生民:騙子的騙術不管有多麼高明,總會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香甜的誘餌。面對突如其來的高額回報,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找法律專家諮詢這種高額返款是否允許在民間運作,還要找專家計算這種循環返息是否可行。其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門道,這種循環返息的做法會使返息的時間遙遙無期,希望這種悲劇不再重演。

  背景資料:

  『涉眾型』經濟犯罪是指涉及眾多的受害人、特別涉及眾多不穩定受害群體的經濟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傳銷、非法銷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經濟犯罪活動。另外,在證券犯罪、合同詐騙犯罪、假幣犯罪、農村經濟犯罪活動中也有類似涉眾因素。此類犯罪行為在南方一些大中城市中尤甚,如江蘇、浙江、成都、西安。近年來,此類犯罪行為逐漸轉移到我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