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電 剛出生的嬰兒就產生普遍耐藥性,一生病就輸液、檢查不出病因就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濫用抗生素,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人……我省有聾兒30000人,其中先天佔30%、藥物致聾佔40%,而且這組數字正在以每年新生500人的比例遞增。
約四成耳聾患者因濫用抗生素所致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在哈市多家醫院的兒科近來經常接生到『耐藥寶寶』,這些嬰兒一出生除對極少數抗生素敏感外,一般藥物根本派不上用場。醫生告訴記者,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孩子的母親在妊娠期間得過重感冒,服用了大量的青霉素等抗生素藥品,直接造成嬰兒產生普遍耐藥性。
記者在哈醫大附屬四院耳鼻咽喉科看到了因藥物致聾的小患者楊旭。楊旭家住齊齊哈爾泰來縣和平鎮,爸爸媽媽都是朴實的農民。陪在楊旭身邊的是楊旭的兩個姑姑和爸爸。孩子的姑姑介紹,楊旭今年7歲,是爺爺奶奶的寶貝。這個孩子非常聰明,從小就愛笑,很快就會叫媽媽,呀呀學語的樣子也非常可愛。不幸在2歲那年,孩子得了一場感冒,在當地一家小診所接受點滴,兩天的時間點了4支鏈霉素,一周以後,媽媽發現孩子的耳朵居然什麼聲音都聽不見了。到當地大醫院一看,醫生告訴孩子得了藥物性耳聾。從此以後,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踏上了艱難而痛苦的求醫之路。全家四處舉債,背負讓小楊旭重新聽到聲音的期望,輾轉於黑龍江、北京等地。4周歲那年,全家來到黑龍江省聾兒康復指導中心,在這裡給孩子安了助聽器,並開始接受康復訓練。
據哈醫大附屬四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徐平教授介紹,我省有聾兒30000人,其中先天佔30%、藥物致聾佔40%,而且這組數字正在以每年新生500人的比例遞增,其中有400餘人由於沒錢接受耳蝸植入和康復訓練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藥店:只要你掏錢我就敢賣藥
近日,記者以顧客身份走訪了哈爾濱市近二十家大中型藥店。
在地段街人民同泰藥店,記者問沒有處方可以買先鋒類的消炎藥嗎?營業員熱情地回答可以,並給記者推薦了4種消炎藥。在道裡新藥特藥藥店,記者向營業員表明要給發燒的家人購買先鋒類消炎藥,營業員並沒有讓記者出示處方就要開購藥票據。見此情形,記者稱不知道病人對此藥會不會過敏,營業員說一般都不能過敏,沒什麼事,如果你怕過敏就吃這種中藥性質的消炎藥吧,這種藥的副作用小。
隨後,記者來到位於果戈裡大街上的一家國營澤林大型藥店,在這裡,記者看到前來購買藥物的消費者絡繹不絕。當記者站在標有明顯『處方藥』字樣的藥品櫃臺前的時候,見到的卻是很多消費者不用任何處方就可以直接購買處方藥。記者走訪了10餘家藥店,在這些地方購買處方藥根本不用出具任何具有『處方』性質的證明。
據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人事教育處的於紅主任介紹,藥店在出售『處方』藥時,如果沒有藥師、執業藥師、從業藥師在處方藥上簽字就售出,是違規的,消費者可以到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處或藥品稽查總隊舉報。
抗生素類藥成醫生『保護傘』
最近哈市氣溫降幅非常大,冷熱交替的天氣導致很多孩子感冒。抗生素在醫院的流通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采訪了部分醫院,發現醫院給感冒患者幾乎都靜點抗生素類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進行采訪。在一樓急診內科記者看到領孩子來這裡看病的絡繹不絕,記者經與看病的家長商量,陪同家長記錄了看病的全過程。孫麗的女兒近一兩天總是感覺忽冷忽熱,有時伴有發燒現象。孫麗向醫生介紹完情況後,醫生讓家長領孩子做了一系列化驗。拿著結果的孫女士找到醫生,醫生說:『只是普通的感冒,我給你開藥你去領孩子靜點吧。』在病本上記者看到醫生給開的抗生素類藥品阿奇霉素等。當記者問醫生,可不可以不點滴抗生素類藥。醫生不耐煩地說:『不能,這茬感冒都點這個。』
市民孫先生給自己講了他過年時住院用藥的全過程。『我是突然胃部膨脹,腹部疼痛住進醫院的,經檢查懷疑是闌尾炎、腹膜炎、胰腺炎。由於住院3天都找不到病因,所以醫生一直在給我靜點廣譜抗菌藥物。』當記者問是否知道不能濫用抗生素類藥品時,孫先生無奈地說:『沒辦法啊,我也不懂醫,醫生開什麼就只能點什麼了。』在醫院出院結算處,記者在清單上看到很多無菌手術後,醫生仍然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的現象。某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無菌手術後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不僅浪費了大量抗菌藥物,而且最易誘導耐藥致病菌株。
專家:抗生素的濫用是人類的一大災難
據介紹,抗生素是抗菌藥中的一類。抗菌藥物一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抗生素原稱抗菌素,是指由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經培養而得到的某些產物,或用化學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類似的物質;也可化學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濃度下對病原體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濫用抗生素會讓人體產生耐藥性。耐藥性又稱抗藥性,一般指病原體對藥物反應降低的一種狀態。耐藥性嚴重者可使多種抗菌藥物失效。
哈醫大附屬四院的有關藥理專家介紹說,現在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十分普遍。無用藥指征也用抗生素。如感冒發燒,許多是因病毒引起的。可不少醫生不問感冒發熱是何種病源引起的,隨隨便便就用抗生素,效果自然不理想。一種抗生素不靈立馬再換另一種抗生素,結果,不僅病情得以繼續發展、惡化,還因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壞了人體內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誘發各種合並癥,原本有效的抗菌藥物已經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一些致病菌耐藥性的發生和傳播勢頭令人瞠目。濫用抗生素———不僅使『救命藥』變成了『致命藥』,也造成百姓『看病貴』,更使國人可能集體成為『耐藥一族』。若有抗菌藥物的適應癥,藥物種類、用量及使用時間都要注意,能用窄譜的就不要用廣譜抗菌藥物,能用一種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種,以避免耐藥性和二重感染。我國應該盡快整治抗生素的泛濫使用,引導群眾走出抗生素濫用誤區,國家應出臺相應抗生素使用法規,嚴格控制抗生素生產和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