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電 肇州縣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列為全縣農村工作的重點,拓寬轉移渠道,強化技能培訓,積極宣傳引導,去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0.8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9億元,拉動人均增收800多元。今年,這個縣在農民工培訓上又有新舉措,由過去培訓服務型專業人員向培訓技術型專業人員轉變,力爭打造特色勞務品牌。
這個縣朝陽鄉振興村在依托鎮內企業和油田企業就近轉移勞力的同時,還把目光瞄准上了省內外、甚至國外的勞務市場。今年,全村勞務輸出可達540人次,人均增收近5000元。這個村61歲梁佔仁在外打工已經有很多年了。據他講,現在他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四家11口人都在外地打工。
與這個村類似,肇州縣各鄉鎮都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一條重要的來錢道。為了確保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個縣積極拓寬轉移渠道,做到『三轉』:一是實行地企合作,依托油田吸納轉;二是挖掘自身潛能,利用產業帶動轉;三是擴大對外交流,搭建平臺異地轉。
這個縣還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在農民工培訓上又有新舉措,由過去培訓服務型專業人員向培訓技術型專業人員轉變,力爭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在去年投資近50萬元購入18臺套目前最先進的數控機床模擬機,在大慶市率先開設了數控技術專業之後,又新增設了電焊專業,建立了電焊車間,購進了5臺硅整流電焊機和風焊設備及附屬設備。聘請了有近20年電焊專業經驗的教師授課,並聯系安排縣內7家企業作為實習基地。同時,與大連日資造船廠簽訂培訓400名電焊工的培訓訂單,學員培訓合格後即可到該企業就業,市場前景較好,大慶、哈爾濱、大連、青島等地數家企業已前來預定畢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