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庫容相對較小等三因素困擾『骨髓捐獻』
2007-03-21 16:06: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1日電 中華骨髓庫黑龍江分庫建立3年來,造血乾細胞志願者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檢測數據為2.5萬份,有139名志願者與病人HLA配型相同。省造血乾細胞管理中心對他們進行了再動員,只有17位志願者捐獻造血乾細胞,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介紹,白血病的發病率很高,僅黑龍江省每年就有近1萬新發病例,其中50%是青少年,而這1萬病人中只有1%能找到造血乾細胞捐獻者。一邊是高發病率,一邊是實現非血緣關系造血乾細胞捐獻的數量有限,從而使無數白血病患者在死亡線上苦苦等待。省紅十字會和省造血乾細胞管理中心的有關人士認為,其原因主要來自3個方面。

  首先是造血乾細胞庫容『相對小』。造血乾細胞移植手術的前提是,捐獻造血乾細胞的供者與患者的HLA配型相同,而配型相合率只有幾萬分之一,一些特殊配型甚至達十幾萬分之一。這就需要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建立相當數量的HLA庫容,滿足需要移植手術患者的配型。但目前中華骨髓庫志願者HLA資料只有50萬人份,僅有600餘人捐獻了造血乾細胞。而美國國家骨髓庫起步早,庫容量為550萬志願者,配型相合率為80%,每年移植量達2000例。

  檢測經費不足也影響著骨髓庫的增容。據了解,每檢測一份血樣,需500元檢測費,而目前這筆開支大部分還是依靠有限的彩票公益金以及慈善家的資助,遠不能滿足檢測的需求。

  此外,有些造血乾細胞志願者得知自己與白血病人配型相同時,卻反悔了,不願捐獻自己的造血乾細胞。黑龍江省從建庫到現在,有139人與病人配型相同,除一些高分辨不相合、體檢不合格、患者病情變化、移植經費不足而終止外,臨時反悔也是捐獻不成功的一個因素。這部分人反悔對病人是一種沈重的打擊,也浪費了有限的檢測資金。

  對此,省紅十字會有關人士說,現在需要更多的HLA檢測,希望適齡的健康市民加入到骨髓庫志願者中來,希望有能力的人士慷慨解囊,支持骨髓庫的建設,擴大容量,救助更多的患者。省造血乾細胞管理中心熱線電話:0451—82766523。

  新聞鏈接

  如何捐獻造血乾細胞

  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乾細胞的市民,都可與紅十字會聯系,到指定地點抽取6-8毫昇血液,經HLA分型檢驗後,把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華骨髓庫數據庫,即可成為捐獻造血乾細胞(即平時所說的骨髓捐獻)的志願者。若配型成、捐獻者體驗合格,在采集中心連續4天注射細胞動員劑,之後進行采集,主要是捐獻者的血液通過細胞分離機,將造血乾細胞分離出來後,從另一管道輸回捐獻者身體。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