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電 題:哈爾濱市香坊區李清珍用愛心構築人生最後的驛站
|
11年前,李清珍從遜克軍馬場醫院調到了哈市香坊區民眾旅社任黨支部書記。工作中,李清珍發現身邊許多老人病後癱瘓在床,得不到細心照顧,她毅然決定辦一個集養老、康復和臨終關懷為一體的老年公寓。
精心護理耄耋老人
來到李清珍的民眾老年公寓,走廊上、院子裡都很安靜,沒有老人走動的身影,因為這個老年公寓裡的34位老人都生活不能自理,臥病在床。為老人們洗臉擦身、喂飯、量體溫、測血壓……是54歲的李清珍和9名服務員每天雷打不動的工作。
97歲的全韻是老年公寓裡年齡最大的老人。7年前,全韻老人身體極度衰弱,其女兒認為老人『沒多少日子了』,就把老人送到了民眾老年公寓。當時,老人骨瘦如柴,僅50多斤。
生命無價,李清珍不想讓老人就這樣走了。李清珍每天把雞蛋糕、粥等裝進注射器裡喂老人。怕老人營養不良,她還用骨頭燉青菜,然後把青菜弄成小碎塊,放在注射器裡喂給老人。李清珍擔心老人一次消化不了太多食物,便一天分四次喂老人,最晚的一頓是晚上10點。此外,李清珍每天還要給老人擦洗身體,每隔兩個小時為老人翻一次身,一天量兩次體溫,測一次血壓……
這位被認為『沒多少日子了』的老人在這裡一住就是7年。全韻老人現在胖了很多,臉色也紅潤了。
五百日夜喚醒植物人
老年公寓的走廊上掛滿了錦旗,這些都是老人的家屬送來的。其中一面寫著『尊老愛老,真情可見』的錦旗,是在這裡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植物人閻彩芬的兒子送來的。
2000年,閻彩芬得了腦溢血,搶救過來後成了植物人。閻彩芬的兒子沒有時間整日照顧老人,就想把母親送到老年公寓,可是沒有一家老年公寓肯接收閻彩芬。幾經周折,閻彩芬住進了民眾老年公寓。
李清珍每天除了照料閻彩芬的日常生活外,還經常坐在老人床前和她『嘮嗑』,給她念書。2003年,奇跡出現了——這個被醫生稱為『不可能醒來』的老人蘇醒了。雖然還不能說話,但已有了意識,而且可以按照李清珍說的『摸鼻子』、『眨眼睛』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一次,李清珍給閻彩芬喂完飯後,閻彩芬看著李清珍點了點頭,嘴脣動了動,眼神裡充滿了感激之情。李清珍明白,那是閻彩芬在感謝她。500多個日日夜夜的照料,李清珍沒說過一聲苦,也沒因為勞累而哭過一次,但這一刻,她流下了眼淚。還有什麼比這一刻更幸福的事情呢!
後來,閻彩芬最終因腦溢血再次發作逝世。她的兒子對李清珍千恩萬謝,說他能看到醒過來的母親已經很滿足了。
做老人的貼心閨女
老年公寓裡有很多因病而脾氣暴躁的老人,罵服務員、薅頭發、掐人,李清珍總懷著一顆愛心和耐心對待他們。『金娘』是一個脾氣很暴躁的老人,她在家裡的時候曾換過20多個保姆,沒一個能伺候得了她的。2001年,『金娘』被老伴送進了民眾老年公寓。剛住進來時,她總說丟東西了,打罵服務員,還總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李清珍告訴服務員老人因為有病,心情不好,要理解她。李清珍經常來到老人房裡,和老人談心,像哄小孩兒一樣地哄『金娘』,給她剪頭發、修指甲。
一次,『金娘』便秘,幾天都排不出便來,憋得肚子疼。李清珍就用筷子給她一點點地摳糞便……『金娘』被感動了,脾氣變得和氣了許多,還親切地叫李清珍『閨女』。
李清珍說,老人們如果是朴實的土地,她和服務員們就是辛勤耕作的種田人,勤快是種,愛心是肥,老人的微笑與開心就是收獲的果實。
『老人們的身子弱,照顧老人一定不能馬虎。』李清珍要求服務員每隔兩小時就給老人翻一次身,每天給老人擦一次身。她常對服務員們說,我們苦點累點都沒什麼,但一定要給老人勤翻身,勤洗澡。在這個養老院裡,10年來沒有一位老人長褥瘡。
李清珍將自己的全部生活都融入了老年公寓,丈夫退休後也來到老年公寓幫她。為了沒有後顧之懮,她還把70多歲的婆婆也接到老年公寓來住。
10年過去了,李清珍們成了老年公寓裡老人們知冷知熱的貼心閨女,她們的微笑成為老人們的止疼藥、寬心丸,她們的愛心為老人們構建了人生最後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