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工地林深雪厚難以逃脫 記者探訪『苦力魔窟』
2007-03-22 10:32: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2日電 近日,黑龍江晨報記者赴伊春市烏伊嶺區桔源林場前進施業區119林班采伐點,親眼看到了『苦力魔窟』的惡劣環境。

  19日,記者在烏伊嶺區公安局的配合下,驅車趕往『苦力魔窟』受害者工作過的桔源林場采伐點。從烏伊嶺區到桔源林場12公裡,路程比較平坦,而到采伐點剩下的60多公裡則是山路。車輛行駛過程中,途經4個村莊,據公安局副局長王林海介紹,這4個村歸屬於黑河市遜克縣寶山鄉,但林場的林木歸烏伊嶺區所有。逃離『魔窟』的幾位受害人基本都是到寶山鄉派出所報的案。

  一路上記者看到,由於積雪覆蓋,已看不出沙石路的原貌,路兩邊則是或高或矮的『雪牆』。所謂『雪牆』,就是清雪時將雪堆到公路兩旁,就像在公路兩邊築了兩道牆一樣。遠處的農田也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

  王林海告訴記者,他們得知此事後,經核實,在桔源林場前進施業區119林班一木材生產作業點確有一名叫徐彥超的工頭,當時仍有人在林場乾活,但具體人數不詳。於是,他們立即組成14人的專案組,制定了營救受害者方案。當時考慮到路面有積雪,民警們隨車帶了鐵?,遇到路上雪大的地方,就下車清雪。王局長說,當車開到距采伐點最近的一個村莊時,路面的積雪太深了,最深處達到3米多,車輛根本無法繼續前行。於是,專案組原地待命,區裡派了一臺鏟車趕來鏟雪。經過連續24個小時的清雪,終於清出一條3米寬的雪道。14日,專案組纔得以上山抓捕徐彥超。

  沿著彎曲的公路,經過近4個小時的跋涉,車輛終於行駛到烏伊嶺林業局前進施業區119林班。放眼望去,公路兩旁盡是望不穿的林海。林海裡樹木以粗細不一的樺樹居多,樹與樹之間只有一米多遠。車輛順著一條坑窪不平的小路,駛進了林區。行駛了一段山路後,記者遠遠地看到前方有一塊『綠』,車輛駛近時纔發現,這是在一片空曠地上,建起的一個綠色塑料大棚。

  王林海告訴記者,專案組14日晚來到這裡時,塑料大棚的煙囪還冒著煙。當時民警們迅速將大棚圍住,當場將工頭徐彥超和參與毆打受害者的李順、李兆國抓獲,解救了尚在此處沒有逃出的受害者。走進大棚裡,受害者講述的生活場景一下子在記者腦海中湧現出來。

  整個塑料大棚面積近60平方米,約有3米高,用胳膊粗細的原木支橕著,地面坑坑窪窪很不平整,大棚裡彌漫著一股酸臭的味道。門兩旁是木頭搭的簡易床鋪,上面胡亂堆放著辨不清原色的被褥。大棚中間有一個大鐵爐子,用來取暖和做飯。爐子上面接了一根滿是鐵鏽的煙囪,一直延伸到門口。在鐵爐子上方,塑料大棚有一個1米見方的大窟窿。民警說,當初抓捕徐彥超時,這個大窟窿就已經有了。在煙囪經過的地方,大棚也被燙出許多小窟窿,外面的寒風順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窟窿,呼呼地刮進大棚裡。

  在離鐵爐子不遠處的一個木頭架子上放著面板和菜墩,在面板上的大塑料盆裡,還有五、六個吃剩的饅頭。面板旁邊有一個小水缸,裡面的水已經凍成冰。在水缸旁邊的地上,有一根大拇指粗的黑色膠皮管子,還有幾根胳膊粗細的木棒。據民警介紹,這些東西就是徐彥超等人用來打人的工具。

  記者在塑料大棚裡呆了不到半個小時,手腳就已經凍得麻木。據王林海介紹,受害者在這裡被迫乾了3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吃的是饅頭,喝的是雪水,不僅要挨凍,還要忍受徐彥超等人責罵和毒打。

  走出大棚,四周的樹木都是一樣的,無論哪個方向都一眼望不到邊,簡直像一個『天然監獄』,如果不是有警察在身邊,真會有『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感覺。

  踏著近一尺厚的積雪,記者在民警的帶領下,來到了離塑料大棚不遠處受害者們曾經乾活的地方。在這片林地上,只剩下許多粗細不一的樹樁,地面上零星散落著樹木的枝杈。王林海告訴記者,鋸手將夠規格的樹木伐倒後,按要求將樹截成段。工人則用斧子等工具將樹的枝杈劈掉,然後再由其他工人將處理完的原木抬到車上。在王局長的講述中,記者仿佛看到這些受害者正在彎著腰劈樹杈,看到受害者正吃力地往貨車上抬著原木。

  據王林海局長介紹,如果是不熟悉地形或不熟悉林區環境的人,在這裡很難走出去。並且在去采伐點之前,這些受害者就已經身無分文了,逃生過程中吃住都會成問題。人為的看管和惡劣自然環境的制約,使受害者很難逃出『魔窟』。

 

責任編輯:張曉軍